摘要
自非遗保护运动开展以来,以产业化为主要形式的活态保护与文化内涵传承往往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作为保护主体的官方与民间如何更好地合作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互联网+非遗”热潮下,通过互联网形式来弘扬和传承非遗成为常见的保护方式。以马街书会为例,政府主导下的“互联网+马街书会”为马街书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但在这一过程中,民间主体参与的不足使得非遗展演并未达到预期。民间的积极参与是马街书会持续传承的内生动力,因此通过探索非遗保护多元主体分工与合作的可行性,提出应对民间保护主体赋权,并借助空间分配文化权利的途径,从而推动民间参与的回归,最终实现“互联网+非遗”时代非遗产业化和文化内涵传承的共同发展。
基金
教育部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及其困境研究——以河南许昌‘同乡同业’现象为例”(项目编号:20YJC850019)
信阳师范大学“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