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地方性到地方感:民俗旅游研究的新视角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们参与民俗旅游旨在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到异地去体验“他者”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在民俗旅游过程中,游客们能体验“他者”独特的生活方式,感悟异文化的魅力。目前民俗旅游研究大多聚焦于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即探讨“地方性”民俗文化资源如何通过旅游加以盘活,而很少从旅游地相关群体的“地方感”角度切入研究民俗文化资源价值。对民俗旅游地群体的“地方感”研究能助力优化配置“地方性”民俗文化资源,为民俗旅游产品增添新活力,同时也为有效解决旅游开发同质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
徐麦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323-344,共22页
关键词
地方性
地方感
民俗旅游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K89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2
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16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1
1
杨绿洲,王汝平.
民族节庆的变迁机制与再生产路径[J]
.社会科学家,2021,36(5):51-56.
被引量:6
2
李久君.
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2):110-112.
被引量:14
3
江金波.
论客家文化旅游及其产品开发创新——剧场化、园区化与产品的整合升级[J]
.热带地理,2009,29(2):167-171.
被引量:28
4
蒋伟,杨莎莎.
广西民俗旅游经营开发创新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157-159.
被引量:9
5
孙建刚,史红霞.
河北女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中国商贸,2011,0(02X):143-144.
被引量:2
6
宋河有,张冠群.
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东道主族群符号边界变动[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58-63.
被引量:4
7
樊天相,孙萍遥,徐纯樨.
旅游开发对摩梭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12-16.
被引量:6
8
彭谊.
民俗旅游的社会价值[J]
.广西民族研究,1999(1):111-114.
被引量:7
9
胡晓立.
由旅游产业带动的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J]
.食品工业,2020,41(7):381-382.
被引量:3
10
李琳桂,陈新华.
“农家乐”民俗旅游与“三农”问题探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91-93.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532
1
杨洋,蔡溢,范乐乐,殷红梅,周星.
侗族大歌的旅游实践、地方性重构与族群认同——贵州肇兴侗寨案例[J]
.旅游学刊,2021(2):80-91.
被引量:20
2
张敦福.
瑞泽尔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一个批评性评述[J]
.社会科学,2007(3):62-69.
被引量:5
3
周尚意.
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
.地理学报,2004,59(z1):162-166.
被引量:90
4
张娟.
红色旅游经济现象的深层次思考[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30-33.
被引量:7
5
曾少武.
从女娲文化史迹分布探寻女娲行踪[J]
.学习月刊,2007(18).
被引量:1
6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
族群与边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21-32.
被引量:177
7
张捷.
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二[J]
.人文地理,1998,13(1):63-66.
被引量:28
8
张捷.
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J]
.人文地理,1997,12(3):24-28.
被引量:76
9
陶思炎.
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12(2):36-38.
被引量:109
10
杨利慧.
女娲信仰起源于西北渭水流域的推测──从女娲人首蛇身像谈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55-6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162
1
唐涤非,欧阳艺鸣,钱理文.
重现与发展:从祈望幸福的场域看广州珠村乞巧节[J]
.装饰,2022(12):97-100.
2
史婧颖.
地方诉求下的戏曲演进——“造剧”现象再反思[J]
.中华艺术论丛,2022(2):12-20.
3
段思捷.
重建地方感:县级融媒体提升影响力的路径研究[J]
.新闻传播,2023(24):9-11.
被引量:1
4
于云霞,梁全芳,梁泓.
地方民俗文化和区域旅游模式融合的策略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3(4):19-23.
被引量:1
5
于磊.
日本学界元代江南社会史研究述评[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8(1):365-370.
6
张金霞,高冬萌.
非遗策展的“活态化”叙事与关联建构[J]
.艺术与民俗,2021(2):11-17.
被引量:3
7
曹培鑫,梁轩.
重建社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沟通性”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6):137-150.
被引量:1
8
杨雪娇.
“逛”街景地图:位置媒介的城市记忆建构[J]
.新媒体研究,2023,9(6):85-88.
9
马晓娟,赵志雄.
基于地方认同的大地湾博物馆研学旅行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42(4):67-75.
被引量:1
10
蒋艳萍.
岭南地方意识的自觉与建构--以李昴英的罗浮山书写为例[J]
.探求,2020,0(1):107-113.
1
刘建华.
德州“非遗”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J]
.天津教育,2024(21):141-143.
2
袁野.
生活性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教育界,2024(9):65-67.
3
王雪花.
非遗视域下节日类民俗活化利用路径分析——以贵阳龙井村“六月六”节日为例[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3(3):44-53.
被引量:1
4
吴昕阳,张新成,赵媛.
旅游研究中SOR理论的溯源、应用及展望[J]
.旅游论坛,2024,17(6):85-95.
5
金晓雯,孙颖,冯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旅游研究的空间特征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24,43(4):46-50.
6
赵云.
中小博物馆民俗文化资源旅游活化具体路径研究[J]
.民风,2024(5):0124-0126.
7
乔朋华,冯椿媛,张自立,张紫琼.
国内外数字旅游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4,26(4):73-83.
8
李明星.
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融入中学美育教育的探索——以那曲市S中学为例[J]
.西藏教育,2024(8):43-45.
9
王军,郭浩然.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2):120-125.
10
黄燕,刘云刚.
旅游作为地缘政治研究的方法论[J]
.旅游学刊,2024,39(8):8-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