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生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再生稻品种选育、再生力的遗传、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在源库特性、不同节位再生力及生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作者
易镇邪
屠乃美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作物研究》
2002年第S1期230-234,共5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再生稻
再生力
生理生态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8
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310
同被引文献
244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参考文献
51
1
徐富贤,熊洪,赵甘霖,洪松.
杂交中稻收割前再生芽死亡机理及其调节[J]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4):31-37.
被引量:16
2
徐富贤,熊洪.
杂交中稻品种间着粒数与再生力关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8,16(3):304-306.
被引量:12
3
陈超,徐文生,谢兆珠.漳洋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福建农业科技,1998(03).
4
王光明,刘保国,陈静,任昌福.
内源激素ABA对水稻再生芽萌发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4):338-342.
被引量:17
5
徐富贤,熊洪,洪松.
杂交中稻抽穗后再生芽生长与头季稻茎鞘物质积累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1997,11(3):160-164.
被引量:39
6
徐富贤,熊洪,洪松,陈真福,方文,赵甘霖.
高产栽培条件下籼稻良种产量组分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15(2):223-228.
被引量:18
7
李经勇,任天举,唐永群.
赤霉素、植物细胞分裂素对再生稻的增产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1997,10(2):26-31.
被引量:26
8
徐富贤,洪松,熊洪.
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J]
.作物学报,1997,23(3):311-317.
被引量:54
9
袁继超,孙晓辉.
再生稻抽穗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14(4):519-522.
被引量:3
10
袁继超,孙晓辉.
留桩节位与母叶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14(4):523-528.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78
1
马均,杨文钰,周立勇,官世崇,周绪华.
杂交中稻施用赤霉素“双增”技术[J]
.耕作与栽培,1993,13(6):45-46.
被引量:1
2
方文,熊洪.
我国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农牧情报研究,1989(11):26-30.
被引量:3
3
刘保国,张修清,王光明,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汕优63生长后期及其再生稻的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78-381.
被引量:22
4
刘保国,王光明,张修清,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82-385.
被引量:35
5
张洪,陈国惠,刘仕琳,王贵学,任昌福,黄友钦.
四川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6):483-488.
被引量:10
6
任天举.
头季稻后期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再生稻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2):32-37.
被引量:21
7
徐富贤,方文,熊洪,江世华,罗文质,张景国.
施氮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研究[J]
.杂交水稻,1993,8(4):25-28.
被引量:26
8
徐富贤,洪松.
杂交中稻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J]
.作物研究,1993,7(2):22-26.
被引量:10
9
熊洪,方文.
再生稻腋芽萌发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研究[J]
.生态学报,1994,14(2):161-167.
被引量:35
10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6):8-14.
被引量:78
共引文献
310
1
李伟,屠乃美.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5-239.
被引量:9
2
韩萍,赵化春.
作物化控工程研究与应用概况[J]
.玉米科学,2001,9(z1):79-85.
被引量:9
3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卓传营,谢华安.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2):103-107.
被引量:20
4
陈国惠,严军,王光明,杨安贵.
4PU-30对杂交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及再生芽萌发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75-77.
被引量:4
5
郑景生,林文,卓传营,方宣钧,林文雄.
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106-109.
被引量:24
6
徐富贤,熊洪,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
籼型杂交中稻高产组合的植株性状及其分类[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5):558-562.
被引量:4
7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培矮64S系列杂交稻组合再生特性研究[J]
.杂交水稻,2004,19(6):55-59.
被引量:12
8
江解增,黄凯丰,曹碚生,帅建华,朱庆森.
茭白不同采收方式对匍匐茎和萌芽数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04,20(4):30-32.
被引量:2
9
胡声荣,陈贵林,石孝均,郑钦玉,朱自均,胡长青,陈贵林,张健.
川东丘陵区头季稻农艺措施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4):26-31.
被引量:1
10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5,20(1):56-59.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244
1
罗利娜,易俊,黄佳龙,卢曙明,李概明.
洞庭湖地区粮食生产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湘阴县水稻生产为例[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7):13-16.
被引量:1
2
刘国华,邓化冰,陈立云,肖应辉,唐文邦.
中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J]
.杂交水稻,2002,17(1):45-47.
被引量:31
3
李伟,屠乃美.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5-239.
被引量:9
4
姜照伟,卓传营,林文,郑景生,李义珍.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2):8-9.
被引量:13
5
陈树人,卢强,仇华铮.
基于LabVIEW的谷物联合收获机割台振动测试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S1):86-89.
被引量:25
6
李义珍,黄育民,陈子聪,蔡亚港,黄海明.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1,11(1):1-12.
被引量:35
7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培矮64S系列杂交稻组合再生特性研究[J]
.杂交水稻,2004,19(6):55-59.
被引量:12
8
衣淑娟,李敏,孟臣.
谷物脱粒与分离装置试验数据采集系统[J]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100-103.
被引量:30
9
刘保国,张修清,王光明,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汕优63生长后期及其再生稻的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78-381.
被引量:22
10
刘保国,王光明,张修清,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82-385.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20
1
姚本玉,刘小铁,刘兴美,田梅,米贤春,唐明梅.
受淹中稻割穗再生的技术措施[J]
.杂交水稻,2005,20(5):49-51.
被引量:8
2
朱校奇,邓启云,陈春光,庄文,武文.
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07,22(3):6-9.
被引量:16
3
韦凤舞,杨日,柳有广,欧阳忠,张汉周,韦云驱.
头季稻收割前施促芽肥对再生稻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173-1175.
被引量:9
4
陈萱,周文新,李新文.
再生稻栽培生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5,19(S1):301-306.
被引量:2
5
蒋春林.
再生稻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88-89.
被引量:8
6
唐仁忠,梁昌南,贾翠仙,韦凤舞,柳有广.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
.广西农学报,2014,29(1):3-6.
被引量:11
7
刘运广,屈向华,胡衍华,朱玲.
再生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55-56.
被引量:2
8
高家旭,蓝天琼,刘成家,王文华,吴小江,徐中华.
重庆市开县杂交水稻新组合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6):44-45.
9
高长清,罗珍美,王记安,刘长兵.
不同播种期对丰两优香1号再生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5(5):179-181.
被引量:5
10
高家旭,蓝天琼,刘成家,王文华,吴小江,徐中华.
不同留桩高度对准两优527再生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0):22-2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童孝东.
铜陵地区水稻再生稻品种区域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23(8):4-7.
2
文蓉,王刚,莫军.
桃江县再生稻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J]
.基层农技推广,2020(9):5-7.
被引量:5
3
张乃洪,白文波,李瑞英,王明田,宋吉青,李茂松.
泸县受淹水稻割苗再生技术[J]
.中国农业气象,2008,29(2):237-239.
被引量:1
4
周智华,陈全美,李小玲,谢娟秀,周智理.
杂交组合头季稻—再生稻栽培品比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200-201.
被引量:8
5
包昌荣,姚本玉,刘小铁,李平,张昌文,龚代富,唐彩秀,唐光正,欧勇.
生态蔬菜基地设施建设及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与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4):84-86.
被引量:2
6
白文波,李茂松,张乃洪,李瑞英,刘布春,武永峰,王春艳,王秀芬,宋吉青.
洪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24(4):1-5.
被引量:2
7
刘小铁,姚本玉,欧玲燕.
生态蔬菜基地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与实践[J]
.长江蔬菜,2008(09X):82-85.
8
刘代银,刘基敏,牟锦毅.
受淹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技术探讨[J]
.中国稻米,2009,15(1):30-33.
被引量:9
9
HUANG Min ZOU Yingbin.
Changes in Som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Full Heading Stage in Flag Leaves of Super High-Yielding Inbred Rice[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16(2):1-5.
被引量:1
10
丁卫东,罗瑾.
隆回县再生稻品种筛选及分析[J]
.作物研究,2009,23(2):89-91.
被引量:4
1
苗以农,朱长甫,姜艳秋,刘学军.
大豆不同生育期不同节位叶片的比叶重及叶绿素和全氮含量[J]
.中国油料,1989(4):44-48.
被引量:5
2
刘安郁,王修山.
不同节位棉铃经济性状世代间相关性研究[J]
.中国棉花,1991,18(5):20-21.
被引量:4
3
胡立勇,聂先舟,汪在芹,陈秋珍.
苧麻不同品种(系)抗旱性的测定及其水分生理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3):225-230.
被引量:1
4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董克,王进民.
水稻高产生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22(0):115-123.
被引量:37
5
何激光,官春云.
油菜耐渍的生理研究[J]
.作物研究,2009,23(5):323-327.
被引量:2
6
徐富贤,方文,熊洪,江世华,罗文质,张景国.
施氮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研究[J]
.杂交水稻,1993,8(4):25-28.
被引量:26
7
杨泮川.
云南烟草炭疽病形态生理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7(4):199-205.
被引量:9
8
汪宝忠,杨大旗,刘国屏.
小麦叶绿体发育生理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5):462-466.
被引量:3
9
罗新宁,陈冰,张巨松,蒋平安,秦勇,朱丽华,娄善伟.
南疆氮肥施用量对不同节位棉花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A02):1-4.
被引量:9
10
庄炳昌,徐豹.
大豆不同节位种子蛋白质脂肪及其组份的分布[J]
.中国油料,1990(3):42-44.
被引量:5
作物研究
2002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