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
被引量:14
"Good Literature" & "Which Literature", "Whose Literature"
出处
《南方文坛》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共引文献21
-
1徐志伟.从敞开到囚禁——90年代诗歌写作中的“个人化”观念反思[J].文艺评论,2004(4):23-25. 被引量:1
-
2荣跃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表述危机和“重新出发”[J].社会科学,2004(9):104-112. 被引量:2
-
3蔡翔.何谓文学本身[J].当代作家评论,2002(6):31-42. 被引量:98
-
4姚鹤鸣.文学史本体论再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6):64-67. 被引量:1
-
5武新军.“纯文学”的伦理纬度——兼谈朱光潜对审美与道德的调适[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7(3):1-3.
-
6张毅,王园.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文史哲,2007(6):5-19. 被引量:10
-
7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J].当代文坛,2008(3):31-34. 被引量:1
-
8王玉.文学的现实焦虑症[J].艺术广角,2010(2):33-34.
-
9何言宏.中国当代文学自主性的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50-55. 被引量:2
-
10王俊.能够写出一部什么样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再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57-6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11
-
1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二):关节口[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30-48. 被引量:7
-
2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J].文学评论,2000(3):52-62. 被引量:73
-
3王晓明,杨庆祥.历史视野中的“重写文学史”[J].南方文坛,2009(3):79-87. 被引量:32
-
4钟红明,王安忆.《启蒙时代》: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J].黄河文学,2007(5):20-23. 被引量:12
-
5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南方文坛,2003(1):3-6. 被引量:92
-
6张平.狂犬吠日与杞人忧天——对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些思考[J].时代文学,2005(5):46-47. 被引量:1
-
7陈晓明.极端境遇与“新人民性”——论张平小说的艺术与思想特征[J].时代文学,2005(5):53-57. 被引量:5
-
8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问题[J].山花,2005(11):121-132. 被引量:21
-
9赛妮亚.警惕文学"新左派"[J].四川文学,2002(7):34-35. 被引量:1
-
10李杨.“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J].书屋,2002(5):4-15.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14
-
1郑闯琦.中国现代思想传统中的《北方的河》[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6):60-71. 被引量:2
-
2秦方奇.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缺失[J].理论月刊,2009(2):112-115.
-
3李红秀.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的通俗化流变[J].天府新论,2004(4):112-116.
-
4朱献贞.否定还是应该继承?——关于1980年代文学的启蒙精神[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84-89. 被引量:1
-
5吴秀明,马西超.整体性文学史编写的两个纠结点——关于“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几点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7(3):166-172. 被引量:1
-
6刘培延.“新左派文学”:“政治”的话语或话语的“政治”[J].当代文坛,2007(4):48-52.
-
7赵黎波.“底层写作”批评的言说理路探析[J].小说评论,2009(3):150-155. 被引量:1
-
8瞿华兵.乡村题材小说中城市意象的创作得失及文学史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9):49-52.
-
9赵黎波.“重返八十年代”与“十七年文学”研究[J].理论与创作,2010(2):42-46. 被引量:1
-
10田广文.论王安忆长篇小说的美学形态[J].理论学刊,2010(4):122-126.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韩毓海.当代中国的启蒙主义遗产[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5):35-39. 被引量:4
-
2李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81-98. 被引量:31
-
3邱焕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及其反思[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42-45. 被引量:1
-
4钟华,虞蓉,于俭,文贵良,徐艳.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美学、文艺学)[J].学术月刊,2008,40(3):154-159. 被引量:2
-
5郑润良.新左派文学史观的崛起与“重写文学史”[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110-110. 被引量:3
-
6郑润良.论李杨的“再解读”与新左派文学史观[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3(1):89-92. 被引量:1
-
7郑润良.“反现代的现代性”:新左派文学史观萌发的语境及其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15-119. 被引量:3
-
8郑润良.论唐小兵的“再解读”与新左派文学史观[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47-50. 被引量:2
-
9郑润良.关系主义文学史观与当代文学、文化图景的重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129-131.
-
10邵向阳,杨荷泉.艺术“突围”与文化“暴动”——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和“五四”文化启蒙关系再梳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6):61-66. 被引量:2
-
1刘雨阡.读《儒林外史》有感[J].人生与伴侣(极品),2016,0(10):44-45.
-
2深雪.只有女人悼念[J].幸福(下),2007,0(12):20-20.
-
3刘润和.描摹与回忆[J].飞天,2002(9):40-42.
-
4姚晰频.踏莎行·初夏[J].中华诗词,2012(9):41-42.
-
5鲁羊.某一年的后半夜[J].大家,1994,0(4):10-51.
-
6唐元明.文章自古有凭据[J].中国图书评论,1994,17(6):89-91.
-
7于燕青.生命的凭据[J].散文百家,2010(5):57-58.
-
8赵卫峰.寂寞深居,热情简出(外一首)[J].诗刊,2013(16):68-69.
-
9于燕青.生命的凭据[J].延河,2010(3):72-73.
-
10陆志坚.蝶恋花[J].中华诗词,2016,0(12):3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