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近二十年来地学和地学教育的变革 包括地质、地理、大气、海洋等众多学科在内的地球科学或地学,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部分.地学不仅是认识地球固态、液态和气态各圈层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渠道,而且通过找矿勘探、气象预测、水文、测绘、地震等学科,在资源、能源、环境和减灾等方面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直接为国家安全和海上权益服务.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学教育研究组
出处
《中国地质教育》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地学教育
地质
自然科学
科学技术
地学人才
地球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47
1
顾红,孙光民.
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92-93.
被引量:16
2
张传恒.
地质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及其在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中国地质教育,2004,13(3):29-31.
被引量:5
3
李信义,胡轩魁,毕孔彰.
理念创新是先导 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关键——关于地学教育创新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3):4-6.
被引量:6
4
郑海飞,潘懋,张立飞,刘建波.
谈谈21世纪我国地质学本科后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地质类本科教育与本科后续教育的协调与统一(二)[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3):42-44.
被引量:3
5
白华.
从基础科学的地位出发审视地学高等教育的改革[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4):12-15.
被引量:3
6
李守义,李小林.
以创新精神推动地学教育创新[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1):2-3.
被引量:6
7
张一伟,金之钧,白国平.
未来地学教育初探[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1):7-8.
被引量:2
8
王瑜.
地学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1):21-22.
被引量:3
9
王涛,王历.
重视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2):72-73.
被引量:13
10
中国科学院学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全社会地球科学素养'咨询组.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全社会地球科学素养的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28-32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杨立强,邓军.
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2):5-7.
被引量:35
2
陈诗越,张锦宗,董杰,李红.
新时期高校地学野外教学内容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38-141.
被引量:12
3
邱霓,郑芷青.
罗浮山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启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34-136.
被引量:16
4
贾军涛,陈清华,冀国盛,宋全友,谢开宁.
推动高校地球科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中国地质教育,2017,26(1):3-6.
被引量:2
5
罗映光,张春和,李奋生,吴孙华.
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3):75-80.
被引量:3
6
孙卫,王震亮,任战利.
注重基础 强化应用 激发创新 提高教育质量——油气地质学本科专业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4(3):71-7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张周易.
Seminar教学法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社会科学家,2012,27(S1):192-193.
被引量:2
2
李晓航,张侃.
论创新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其培养模式[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6):41-42.
被引量:10
3
沈传波.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08,5(1):321-323.
被引量:5
4
孙成禹,王学彩,李振春,吴国忱,王备战.
工科硕士生地震波理论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J]
.中国地质教育,2008,17(1):83-85.
5
李素矿,林文姣.
高等地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8,17(4):78-80.
被引量:6
6
刘国福,李慧,张玘,张开东.
研究生课程研讨式教学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37-38.
被引量:45
7
王璇.
Seminar与公安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2):106-109.
被引量:6
8
赵嘉平,冉隆贤.
研究探讨型Seminar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
.中国农业教育,2009,10(4):13-15.
被引量:12
9
高启胜,王淑翠,朱国清,任建萍.
Seminar学习模式在卫生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8):910-912.
被引量:5
10
武冰,林勇强.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探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1):68-69.
被引量:2
1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学教育咨询组.
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J]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2):172-174.
被引量:5
2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学教育研究组.
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6):401-403.
被引量:2
3
张一伟,金之钧,白国平.
未来地学教育初探[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1):7-8.
被引量:2
4
毕孔彰,胡轩魁.
关于地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
.中国地质教育,2002,11(2):1-3.
被引量:15
5
尹京武,张洁.
中韩地学教育模式的比较[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2):65-66.
6
刘建朝,薛春纪.
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J]
.中国地质教育,2004,13(1):24-25.
被引量:54
7
刘红,唐青玉.
高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基于中国梦的思考[J]
.价值工程,2016,35(7):1-3.
被引量:1
8
长安大学奋进中的地学教育[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
9
朱杰.
语言——心之声[J]
.教学创新,2008(1):79-79.
10
杨友生.
初中生母语情感缺失“圈层”归因及对策[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11):106-107.
中国地质教育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