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文化系统”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都是考古学的重要理论。提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中国考古学导向更广阔的空间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都是具有超前意识的考古学理论。由于"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
作者
张敏
机构地区
南京博物院
出处
《南方文物》
2012年第2期43-52,42,共11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关键词
考古学
区系类型
文化系统
理论
超前意识
中国
空间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05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1
1
韩建业.
龙邱庄文化的北上与大汶口文化的形成[J]
.江汉考古,2011(1):59-64.
被引量:5
2
李伯谦.
中国考古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重读苏秉琦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札记(提纲)[J]
.南方文物,2010(3):1-3.
被引量:19
3
朱国平,梁建民,赵永正,田雅儒.
江苏阜宁县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2004(6):7-21.
被引量:10
4
石兴邦.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
.考古与文物,2002(1):38-50.
被引量:5
5
苏秉琦,殷玮璋.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1981(5):10-17.
被引量:274
6
苏秉琦.
略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学术讨论会上的一次发言提纲[J]
.文物,1978(3):40-42.
被引量:42
7
夏鼐.
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J]
.考古,1977(4):217-232.
被引量:163
8
吴山菁.
略论青莲岗文化[J]
.文物,1973(6):45-61.
被引量:19
9
安志敏.
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问题[J]
.考古,1972(6):35-44.
被引量:35
10
夏鼐.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
.考古,1959(4):169-172.
被引量:145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安志敏.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J]
.考古学报,1963(2):65-85.
被引量:28
2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纪要[J]
.文物,1978(3):35-39.
被引量:4
3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若干问题的探析[J]
.文物,1978(4):46-57.
被引量:16
4
谈谈大汶口文化[J]
.文物,1978(4):58-66.
被引量:16
5
吴山菁.
略论青莲岗文化[J]
.文物,1973(6):45-61.
被引量:19
6
石兴邦.
黄河流域原始社会考古研究上的若干问题[J]
.考古,1959(10):566-570.
被引量:42
7
安志敏.
青海的古代文化[J]
.考古,1959(7):375-383.
被引量:23
8
梅福根.
江苏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J]
.考古,1959(9).
被引量:28
9
饶惠元.
清江遗址的文化分析[J]
.考古学报,1959(3):37-51.
被引量:9
10
蒋缵初.
关于江苏的原始文化遗址[J]
.考古学报,1959(4):35-45.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605
1
肖宇.
史前石锛及其建筑意义考察[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0(1):45-55.
被引量:1
2
顾碧原,顾盛庆.
安全性与博物馆可持续发展[J]
.艺术管理(中英文),2023(2):110-118.
3
邵会秋.
关于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的几点思考——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谈起[J]
.西域研究,2021(1):141-151.
4
李壮.
我国考古年代学14C方法研究述评[J]
.西部考古,2020(1):272-278.
5
刘成纪.
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地理[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140-158.
被引量:7
6
席乐.
聚焦郑州:关于二里头文化向二里岗文化过渡的讨论[J]
.三代考古,2023(1):86-99.
7
李杰.
“新砦期”与“二里头一期”[J]
.三代考古,2023(1):59-69.
8
贺俊.
关于二里头文化类型划分的若干思考[J]
.三代考古,2021(1):231-259.
9
张天恩.
中国早期文明路径与文明史观的产生[J]
.三代考古,2021(1):146-159.
10
许宏.
纠葛与症结:三星堆文化上限问题的学史观察[J]
.三代考古,2021(1):676-686.
同被引文献
171
1
侯侃,林留根,甘恢元,闫龙,朱晓汀.
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的古人口学[J]
.人类学学报,2021(2):239-248.
被引量:4
2
韩建业.
裴李岗时代与中国文明起源[J]
.江汉考古,2021(1):50-55.
被引量:12
3
张忠培,杨晶.
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J]
.北方文物,2002(3):1-15.
被引量:17
4
王异禀,林留根.
藤花落遗址出土石镞岩性的反射光谱图型分类研究[J]
.南方文物,2012(1):164-169.
被引量:2
5
佟柱臣.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J]
.文物,1986(2):16-30.
被引量:28
6
匡得鳌.
浙江安吉出土商代铜器[J]
.文物,1986(2):37-39.
被引量:11
7
严文明.
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J]
.文物,1985(8):9-15.
被引量:18
8
樋口隆康.
夏鼐先生与中国考古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85(1):199-202.
被引量:2
9
权奎山.
简论钧窑系形成的过程[J]
.中原文物,1999(3):59-65.
被引量:13
10
曹兵武.
区系类型学说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苏秉琦先生两本考古学论文集学习笔记[J]
.中原文物,1998(1):111-11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汤惠生.
夏鼐、苏秉琦考古学不同取向辨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17(6):165-186.
被引量:16
2
赵东升.
多元一体格局下百越集团中原化进程研究论纲[J]
.南方文物,2022(4):16-26.
被引量:1
3
张爱冰.
江淮之间史前彩陶的两个传统[J]
.中原文物,2023(1):55-61.
4
王洪伟.
窑业区系说:中国陶瓷史研究“空间转向”的考古学视角[J]
.民族艺术研究,2023,36(2):126-136.
5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三)[J]
.南方文物,2023(3):21-29.
6
张敏.
倏而来兮忽而逝——远逝的良渚文化与远古文明[J]
.湖南考古辑刊,2018,0(1):251-26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孙波.
山东龙山文化的聚落与社会[J]
.海岱考古,2019(1):386-416.
被引量:1
2
李怀印.
追迹华夏之初——古史书写中的想象与真实[J]
.开放时代,2021(5):70-88.
被引量:2
3
曹兵武.
从苏秉琦看考古学的中国化之路——兼谈从疑古西化到中国早期文化区系类型学与多元一体说[J]
.南方文物,2018(3):1-5.
4
陈国梁.
期与型:考古学概念的纠结——以南关外遗存的探讨为例[J]
.中原文物,2018(3):52-62.
5
易建平.
理论研究与实证探讨的基本区别——以古史探索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4):45-53.
6
刘春强.
承续永嘉精神:夏鼐早年治学的心路历程及其学术风格[J]
.史学月刊,2020(2):99-106.
被引量:2
7
王兴.
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史之缩影 ——增订重编本《夏鼐文集》的学术史价值[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9(2):219-232.
8
王峰,周智生.
冲破封闭与隔离:中缅印交角地区交流史研究的三个维度[J]
.青藏高原论坛,2020,8(1):83-91.
9
王万平.
白马藏区文化交融的特征、路径及动力--以民间信仰为视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8):37-45.
被引量:4
10
曹兵武.
探索考古学的中国化之路——以苏秉琦先生为中心的反思与前瞻[J]
.华夏考古,2020(5):111-124.
被引量:3
1
苏秉琦,殷玮璋.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1981(5):10-17.
被引量:274
2
赵辉.
关于考古学文化和对考古学文化的研究[J]
.考古,1993(7):620-626.
被引量:7
3
张萍.
从淮系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看群舒的来源——学术史的回顾与思考[J]
.安徽史学,2016(2):163-168.
4
俞伟超,张忠培.
探索与追求[J]
.文物,1984(1):1-9.
被引量:13
5
裴安平.
区系类型研究与考古学文化命名[J]
.东南文化,2012(1):14-14.
6
朱秉璋.
斯人去矣 斯人永存──缅怀苏秉琦先生[J]
.四川文物,1997(6):5-9.
7
肖一亭.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的学习和探索[J]
.江西文物,1989(1):79-83.
被引量:1
8
王蔚.
关于考古学文化及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读王仁湘先生的三篇文章[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0):443-443.
9
曹兵武.
区系类型学说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苏秉琦先生两本考古学论文集学习笔记[J]
.中原文物,1998(1):111-118.
被引量:4
10
陈忠海.
对一场失败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发展观察,2015(10):94-96.
南方文物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