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印经贸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现实因素影响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但是中印关系正在朝着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和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中印两国需要抓住历史机遇 ,着力建立互信 ,加强双方的经贸往来。
作者
张铁鹰
机构地区
哈尔滨商业大学
出处
《北方经贸》
2004年第7期41-42,共2页
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经济贸易关系
商品
投资
分类号
F125.535.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杜涛.
印度外经贸政策的现状及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8(1):106-109.
被引量:9
2
孙培钧.
印度经济五十年[J]
.南亚研究,2000(1):35-37.
被引量:5
3
包益红.中印经贸关系展望[J].外贸调研,2003,(27).
共引文献
13
1
侯建卫.
对中印经贸关系的分析与思考[J]
.经济前沿,2005(7):45-47.
被引量:5
2
李广,李建军.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印经贸关系[J]
.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Z):17-17.
3
顾海兵,沈继楼,刘玮.
印度国家经济安全的经验与借鉴[J]
.开放导报,2007(4):81-86.
4
徐英.
中印贸易模式比较分析[J]
.现代商业,2007(23):164-166.
被引量:2
5
李小北,武火峰,沈莹.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印两国竞争力比较研究[J]
.经济管理,2007,33(24):88-91.
6
胡杨.
论中印贸易发展的机遇与障碍[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47-48.
被引量:1
7
王学人.
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之比较[J]
.天府新论,2008(5):42-47.
被引量:6
8
王学人.
中国和印度经济成长模式的比较[J]
.南亚研究季刊,2008(1):37-43.
被引量:3
9
张立.
印度发展模式解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08(4):29-37.
被引量:6
10
张立.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及教训[J]
.天府新论,2009(5):46-50.
被引量:5
<
1
2
>
同被引文献
25
1
董瑾,薛晗.
扩大中印两国经贸关系的新思路[J]
.国际经济合作,2004(7):10-13.
被引量:4
2
方雯.
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和贸易的前景分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03(4):12-17.
被引量:3
3
管雯静.
中国与印度:寻找竞争中的平衡点[J]
.东方经济,2004(12):22-23.
被引量:1
4
刘培林.
政治稳定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中国和印度经济转轨的共同特征[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70-75.
被引量:6
5
刘赛力.
中印经贸关系的走势与前景[J]
.亚非纵横,2005(3):33-36.
被引量:2
6
岑科.
中印经贸博弈新动向[J]
.中国企业家,2005,41(15):84-85.
被引量:1
7
蓝建学.
后冷战时期的中印关系:正常化与战略和谐[J]
.南亚研究,2005(2):8-14.
被引量:7
8
杨荣珍.
印度对华反倾销实践及其评价[J]
.亚太经济,2006(4):46-49.
被引量:12
9
张宇燕,赵江林,刘小雪,王小敏.
新时期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战略思考[J]
.当代亚太,2006(8):12-20.
被引量:12
10
倪香芹,王晓莹.
试论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南亚研究季刊,2006(4):91-97.
被引量:10
<
1
2
3
>
引证文献
7
1
曹静,杨博.
合作中共同崛起——中、印在经贸领域的互补与合作[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7(2):12-17.
2
侯建卫.
对中印经贸关系的分析与思考[J]
.经济前沿,2005(7):45-47.
被引量:5
3
倪香芹.
进一步促进中印贸易关系发展的对策分析[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18(3):30-33.
4
李广,李建军.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印经贸关系[J]
.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Z):17-17.
5
马玉霞,李颖,陈晶.
浅析中印商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积极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2008(9):139-140.
被引量:3
6
金景丽,孙双娣.
印度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影响[J]
.特区经济,2009(8):95-96.
被引量:3
7
权衡.
中印经贸关系制约因素的系统性分析[J]
.社会科学,2012(10):35-4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杨先赟,杜明山.
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经贸关系的新发展[J]
.知识经济,2008(7):93-93.
2
张宇.
浅析金融危机下的印度对华反倾销[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141-142.
3
李京梅,于焕焕.
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新趋势及原因分析[J]
.北方经贸,2011(1):9-12.
被引量:1
4
庄友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经贸关系发展探析[J]
.经济前沿,2006(5):39-42.
被引量:3
5
张佩伸.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52-153.
被引量:3
6
黄梅波,郎建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投资关系[J]
.东南亚纵横,2011(4):79-84.
被引量:2
7
万吉琼,杨思帆.
进一步加强中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的经贸合作[J]
.南亚研究季刊,2011(3):57-61.
被引量:1
8
刘建新.
对华反倾销实践定量分析[J]
.学理论,2012(3):36-37.
9
刘建新.
对华反倾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274-278.
被引量:5
10
杨文武,徐菲.
后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研究现状探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12(4):69-75.
被引量:6
<
1
2
>
1
经商室,包益红.
中印经贸关系现状与展望[J]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3(8):31-34.
被引量:3
2
侯建卫.
对中印经贸关系的分析与思考[J]
.经济前沿,2005(7):45-47.
被引量:5
3
杨漾.
中印经贸关系稳步发展[J]
.开放潮,2003(7):43-43.
被引量:1
4
李广,李建军.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印经贸关系[J]
.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Z):17-17.
5
邓常春.
无形的壁垒:印度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对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J]
.南亚研究季刊,2004(1):13-17.
被引量:5
6
岑科.
发现印度[J]
.中国企业家,2005,41(9):78-81.
7
赵昌会.
以前瞻的眼光推动中印经贸关系[J]
.现代国际关系,2004(10):26-28.
被引量:1
8
蔡宜斌.
21世纪中印经贸关系走势探析[J]
.财金贸易,2000(6):36-37.
9
张敏秋.
中印经贸关系:潜能与制约[J]
.国际政治研究,2003,24(3):87-96.
被引量:5
10
苗天.
中印经济:双赢重于竞争[J]
.海外经济评论,2007(18):37-38.
<
1
2
>
北方经贸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