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问题——以上海为例的探讨
被引量:18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5-18,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同被引文献199
-
1彭希哲,姚宇.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社会科学,2004(7):63-72. 被引量:49
-
2陈敏,曲亮.金融危机下的非正规就业——基于浙江省慈溪市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S1):102-107. 被引量:2
-
3汪和建.就业歧视与中国城市的非正式经济部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131-141. 被引量:20
-
4郑士贵.博茨瓦纳非正规微型企业获得贷款的问题[J].管理观察,1996,0(11):52-52. 被引量:1
-
5陈宇海.浅议大学生非正规就业[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49-151. 被引量:12
-
6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3,28(12):49-55. 被引量:185
-
7张丽宾.“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4(81):38-43. 被引量:28
-
8胡鞍钢,杨永恒,盛欣.经济增长转型与就业促进[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6):1-9. 被引量:29
-
9苏振兴.关于非正规经济的几个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2001(5):22-25. 被引量:7
-
10胡逢吉,吴光炳.地下经济与资源配置体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4,15(1):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8
-
1彭希哲,姚宇.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社会科学,2004(7):63-72. 被引量:49
-
2田素安.论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中的工会组织建设[J].枣庄师专学报,2004,21(5):84-86.
-
3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中国灵活就业基本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45):2-16. 被引量:77
-
4李郁.非正规就业理论在中国实践的评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542-545. 被引量:10
-
5王会涛,汪戎.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J].北方经贸,2011(1):26-28. 被引量:2
-
6何文举,李娜.农民工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制度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3):99-102. 被引量:3
-
7何文举,殷志云.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支持系统如何构建[J].求索,2007(5):64-65. 被引量:7
-
8景思江,王红亮.基于政策制定的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界定[J].湖北社会科学,2007(12):84-86. 被引量:1
-
9朱常柏.缺失与构建:正视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J].生产力研究,2008(10):78-80. 被引量:8
-
10薛德升,黄耿志.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6):1390-1398. 被引量:69
二级引证文献316
-
1杜培培.城市过渡型社区非正规空间的生产机制与治理反思——基于长三角区域拆迁安置社区的调研[J].学习与实践,2021(5):101-111. 被引量:9
-
2刘波.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J].统计研究,2021(2):87-98. 被引量:12
-
3裴劲松,李佳.我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6(6):126-127. 被引量:14
-
4李娜.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设计难度与制度环境优化[J].现代经济信息,2008(8):190-191. 被引量:2
-
5张杰.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问题探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07-111. 被引量:1
-
6刘小毛.新时期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问题初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5):83-84. 被引量:1
-
7TONG De1,FENG ChangChun2,LI GuiCai1 & CHEN Peng1,2 1S henzhen Graduate School,Peking University,Shenzhen 518055,China,2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villages by GIS-based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the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53(S1):150-157. 被引量:1
-
8王伟.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发展非正规就业[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30-32. 被引量:1
-
9陈明星.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J].地理研究,2015,34(4):614-630. 被引量:145
-
10张杰,马斌.非正规就业性质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J].改革,2004(3):123-128. 被引量:11
-
1P.埃金斯,李艳光.经济发展的标志[J].国外社会科学,1987(8):34-35.
-
2王平双.建好社区平台 促进就业发展[J].新劳动,2003(11):20-23.
-
3张晓霞.美国社区就业对东北城市社区就业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23-26. 被引量:1
-
4卢玉霞.职业指导理论与大学生就业指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27-29. 被引量:1
-
5陈春花,刘祯.阿里巴巴:用价值观领导“非正式经济事业”[J].管理学报,2013,10(1):22-29. 被引量:18
-
6罗良文.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J].东岳论丛,2004,25(6):52-58. 被引量:16
-
7杨建华,姚引妹,何樟勇,沙虎居,赵佳维.“十一五”浙江就业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1):194-201. 被引量:5
-
8张贤智.渝北区格兰云天学校助残就业培训项目圆满结束[J].中国社会组织,2015,0(2):63-63.
-
9阳芬.对“民工慌”与“民工荒”并存现象的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41-44.
-
10吴友军,杨明敏,李宏伟,崔丰莉,李洁欣.企业文化对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山西科技,2016,31(6):4-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