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6-89,共4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共引文献62
-
1李顺春.加里·斯奈德的诗禅意趣[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4):145-148. 被引量:2
-
2毛明.美国当代生态诗人斯奈德对中国古诗的“误读”及其原因[J].作家,2008,0(20):175-175.
-
3陈小红.论加里·斯奈德的禅宗生态观[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1):212-225. 被引量:6
-
4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论加里·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6):63-68. 被引量:39
-
5贺莉.情与貌 略相同——斯奈德与寒山的比较研究[J].唐都学刊,2006,22(5):149-153. 被引量:2
-
6陈小红.加里·斯奈德的本土意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6):7-12. 被引量:6
-
7陈小红.加里·斯奈德的禅宗生态智慧[J].英语研究,2007,5(2):30-35. 被引量:2
-
8周晓琳,胡安江.寒山诗在美国的传布与接受[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10(2):125-130. 被引量:16
-
9肖小军.勃莱的中国诗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5):92-96. 被引量:1
-
10王维倩.寒山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禅宗精神的契合[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77-7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23
-
1苏文菁.情与理的平衡——对华兹华斯诗论的反思[J].外国文学评论,1999(3):19-26. 被引量:11
-
2徐锡祥,吾文泉.论莎士比亚评论中的“反调”[J].江汉论坛,1999(8):73-76. 被引量:1
-
3李万钧.比较文学视点下的莎士比亚与中国戏剧[J].文学评论,1998(3):76-86. 被引量:7
-
4聂珍钊.论华兹华斯的诗[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1):107-111. 被引量:5
-
5袁宪军.《哈姆雷特》与阿里奇亚丛林中的仪式[J].外国文学评论,1998(3):84-91. 被引量:4
-
6谢江南.超自然因素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功用[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9(3):91-96. 被引量:3
-
7区鉷.庄子: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影响中介——兼论借鉴外国文学过程中的本土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1988(2):116-121. 被引量:14
-
8汪义群.试论托尔斯泰莎评中的合理因素[J].戏剧艺术,1986(3):55-61. 被引量:2
-
9龙靖遥.本土意识中的权力意志[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81-85. 被引量:2
-
10黄宝菊.论劳伦斯小说中马和月亮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0,22(3):85-8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5
-
1李纲,刘剑锋.近五年来我国英国文学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2,24(4):155-159. 被引量:6
-
2陆艳云.从情景喜剧看本土意识[J].百色学院学报,2007,20(1):109-111.
-
3龚小萍,罗斌.论本土意识之合理性[J].东南学术,2012(3):238-243. 被引量:3
-
4张敏.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洪堡特的语言观说起——关于自考生学习《高级英语》的探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4):61-65.
-
5付飞亮.在新批评视域中重审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评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6):99-108.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新勇.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现状与特征研究[J].作家,2012(20):89-90. 被引量:1
-
2陈秋玲.我国英国文学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3):59-61. 被引量:4
-
3徐艳辉.刍议英国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质[J].芒种,2013(12):211-212.
-
4傅明根.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全球化创作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2):153-161. 被引量:1
-
5申蓝,刘雪立,王燕,魏雅慧.我国外国文学及国外文学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J].情报探索,2019,0(8):109-113.
-
6吴泽荣.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共建共享--以广州回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6):32-36. 被引量:6
-
7祝捷,章小杉.“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潮的形成与演化[J].港澳研究,2016(1):12-22. 被引量:22
-
8杨眉.英国文学的叙事模式综述研究[J].语文建设,2015,0(8Z):34-35. 被引量:3
-
9田尚.浅谈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与特征[J].作家,2013,0(03X):102-103.
-
1蔡宏振.那么多的冷峻,那么多可怕的人物——只眼读《三国演义》[J].新高考(高二语文、数学、英语),2009(7):5-6.
-
2刘强.“棱镜门”、大数据与黑镜[J].中国汽车市场,2013(19).
-
3郭建强.老虎、布莱克、多棱镜(外一题)[J].青海湖,2007(7):48-51.
-
4闫朝晖.多棱镜下的庞德英译《落叶哀蝉曲》中的树叶意象[J].山花(下半月),2013(7):152-153.
-
5静文.“棱镜门”凸显美国政客双重标准和双重人格[J].红旗文稿,2013(12):26-26. 被引量:1
-
6张映姝.多棱镜里的诗人[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9):70-73.
-
7张旸.永不停滞的心灵追求——《浮士德》在文艺观照下的意蕴[J].青年文学家,2016,0(6X):95-95.
-
8郭艳君.多棱镜折射出的人物形象[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6):49-50.
-
9鲁晓鹏,曹一帆.重探全球现代性:以中国为棱镜[J].文化与诗学,2014(1):201-241.
-
10曹洪玮.爱情永不失约[J].祝你幸福,2010(7):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