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巴蜀文化与汉晋学术和宗教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上古文化由各个区系文化多元整合而成。秦王朝时,从政治、经济、疆域上统一了中国,“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①,同时也积极开展了整合多元文化的事业。但各区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在上千年历史、独特的地理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不能也不可能骤然消亡,所以秦王...
作者
段渝
机构地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1999年第1期67-85,共19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巴蜀文化
五斗米道
巴蜀地区
三国志
古文经学
道教
《蜀王本纪》
今文经学
后汉书
黄老刑名之学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225
1
徐大珍,奚明.
官办教育第一人——西汉教育家文翁略考[J]
.滁州学院学报,2001,3(1):66-67.
被引量:2
2
段渝.
巴蜀古代城市的起源、结构和网络体系[J]
.历史研究,1993(1):17-34.
被引量:28
3
蒙默.
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J]
.历史研究,1985(1):11-32.
被引量:42
4
李家瑞.
古代云南用貝幣的大概情形[J]
.历史研究,1956(9):85-100.
被引量:15
5
童恩正.
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J]
.考古,1999(4):79-87.
被引量:43
6
颜劲松,江章华,樊拓宇.
四川都江堰市芒城遗址调查与试掘[J]
.考古,1999(7):14-27.
被引量:19
7
蒋成,颜劲松.
四川省郫县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J]
.文物,1999(1):32-42.
被引量:30
8
江章华,张擎,王毅,蒋成,卢丁,李映福.
四川新津县宝墩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98(1):29-50.
被引量:50
9
徐敦忠.
文翁石室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5):66-71.
被引量:4
10
李绍明.
川东南土家与巴国南境问题[J]
.思想战线,1985,11(6):74-7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7
1
段渝.
三国蜀汉学术考[J]
.天府新论,2005(1):113-118.
被引量:6
2
段渝.
论战国末秦汉之际巴蜀文化转型的机制[J]
.中华文化论坛,2005(3):17-22.
被引量:6
3
段渝.
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先秦两汉的南方丝绸之路[J]
.历史研究,2009(1):4-23.
被引量:62
4
潘忠伟.
蜀汉政局与巴蜀经学的演变[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0-15.
被引量:2
5
颜信.
汉晋时期巴蜀儒学的传播与发展[J]
.中华文化论坛,2021(6):43-50.
6
李钊,彭邦本.
百年文翁研究述论[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4-88.
7
段渝.
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J]
.中华文化论坛,2003(3):11-35.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于孟洲,王玉霞.
三星堆文化东向交流的区域性特点研究[J]
.三代考古,2018,0(1):124-139.
被引量:2
2
孙昭亮,孙勇.
藏彝走廊底蕴与茶马古道功用及该区域中“一带一路”指向[J]
.民族学刊,2020(2):43-52.
被引量:5
3
范生静,余洪.
浅析古蜀文化中的风俗、宗教特征在动画电影里的应用[J]
.动漫研究,2021(1).
4
王志民.
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环境探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1):118-124.
被引量:8
5
加尔利.卡斯帕罗夫,钟华.
为什么要建立“新年代学”(上)[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7):30-33.
6
马腾.
诸葛亮的法制思想与实践[J]
.法制与社会,2008(4):111-112.
被引量:1
7
蔡靖泉.
巴人的流徙与文明的传播[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60-68.
被引量:4
8
邹一清.
先秦蜀地农业的有关材料与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6):9-13.
被引量:3
9
周书灿.
从五帝传说看中原和古蜀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碰撞与交流[J]
.四川文物,2007(1):54-59.
被引量:5
10
夏增民.
汉晋间蜀地江东地区儒学的传播与地域性发展[J]
.孔子研究,2009(1):91-102.
被引量:3
1
向达.
历史文化所昭示的礼制嬗变[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5):121-124.
被引量:1
2
范文钟.
出土文物中反映的朱提堂狼青铜文化[J]
.昭通学院学报,1994,31(4):33-38.
3
高建平.
仿古之源[J]
.读书,1999,0(11):125-131.
被引量:1
4
申远彪.
被人记住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J]
.今日教育,2009(7):89-89.
5
曾长秋,张金荣.
道教[J]
.石油政工研究,2013(5):81-84.
6
杜学习,祁越.
保护与发展同行 传承与创新共进——对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J]
.音乐大观,2012,0(5):218-219.
7
王国华.
从文献看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演变[J]
.中国地方志,2007(6):32-36.
被引量:2
8
范作惠.
文坛掌故拾趣[J]
.秘书工作,2010(1):51-51.
9
杨希义,吴大珣.
五陵原区域文化新探[J]
.文博,1998(5):43-47.
10
邱文山.
稷下争鸣与经学一统[J]
.管子学刊,2006(1):20-25.
中华文化论坛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