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81,共11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参考文献4
-
1安.图德,李小刚.类型与批评的方法论[J].世界电影,1998,0(3):5-15. 被引量:8
-
2T.贝沃特,T.索布夏克,肖模译.类型批评法:程式电影分析[J].世界电影,1997,0(1):4-37. 被引量:13
-
3达德利.安德鲁,彬华.评价——对于类型和作者的评价[J].当代电影,1988(3):149-161. 被引量:16
-
4爱·布斯康布,闻谷.美国电影中的类型观念[J]世界电影,1984(06).
共引文献31
-
1孙丽君.文化产业背景下大众文化产品价值观建构流程及其引导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21(2):60-65. 被引量:4
-
2万传法.20年代的中国电影类型与电影工业[J].当代电影,2001(6):94-99. 被引量:3
-
3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与女性主义叙事批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90-93. 被引量:10
-
4何群.大众文本:一种配方式媒介[J].文艺研究,2008(6):21-29. 被引量:18
-
5陈捷.宁浩的类型与意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2):41-46. 被引量:35
-
6周小玲.关于百年来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0(9):179-186. 被引量:5
-
7聂伟.新生代,新十年:市场探索、类型化实践与明星策略[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46-52. 被引量:7
-
8郝建.中国大陆类型片:形式对话与道德默契[J].当代电影,2011(9):11-15. 被引量:4
-
9周小玲.回顾、审视与展望——对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51-60. 被引量:5
-
10高璐.有关《西风烈》批评的再批评[J].电影文学,2011(23):102-1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9
-
1李少白.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下)──论费穆和《小城之春》的历史意义[J].电影艺术,1996(6):73-78. 被引量:25
-
2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发展的轨迹──序《外国电影理论文选》[J].当代电影,1995(1):27-35. 被引量:2
-
3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述略(上)[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3):173-199. 被引量:3
-
4钟大丰.“影戏”理论历史溯源[J].当代电影,1986(3):77-82. 被引量:42
-
5陈犀禾.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评《影戏剧本作法》[J].当代电影,1986(1):84-92. 被引量:63
-
6徐碧波.纪录片“五卅滬潮”拍摄经过[J].电影艺术,1957(5):62-62. 被引量:4
-
7[美]大卫·波德雏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页,第2l页.
-
8汤姆.冈宁,范倍.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J].电影艺术,2009(2):61-65. 被引量:200
-
9虞吉.中国电影“影像传奇叙事”的原初性建构[J].文艺研究,2010(11):80-86. 被引量:33
-
10瓦.本亚明,张旭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世界电影,1990,0(1):124-148. 被引量:53
-
1潘永华,夏鸿雁.以“哎呜所”为划分标准的侗族大歌曲式结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1):70-78. 被引量:5
-
2康凯.从吴门画派看“利家”与“行家”概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2):77-79. 被引量:1
-
3王庆勇.中国电影“大制作”之路行得通吗?[J].文化月刊,1996,0(10):50-51.
-
4朱玉卿.最具活力的青春派对——记“首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J].大众电影,2006,0(20):28-29.
-
5赵卫防.《夜宴》与中国大片策略[J].文化月刊,2006,0(11):15-15.
-
6李彦.黄建新:我希望做自已想做的事[J].电影,2000(3):29-31. 被引量:4
-
7缺的是好故事还是讲故事的能力?[J].经济展望,2013(4):136-136.
-
8欧成君.小议书籍装帧的审美特征[J].中国出版,2006(2):56-57. 被引量:1
-
9李军,甄军芳.“京剧大师”背后的戏曲理论家——论齐如山对梅兰芳的影响[J].大舞台,2007(6):28-30. 被引量:2
-
10雪风.没有理想的电影商业化,将只是一场无性灵的战争。[J].电影世界,2010(6):1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