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68-69,共2页
Theory Journal
同被引文献30
-
1田海平.人类普遍价值标准刍议[J].社会科学,1999(11):29-32. 被引量:3
-
2高扬先.“金规”与普遍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2):22-26. 被引量:2
-
3郭广银,赵华.试析“普遍伦理” 何以可能[J].江苏社会科学,1999(4):108-111. 被引量:10
-
4高扬先.关于建立普遍伦理的思考[J].求索,1998(5):71-74. 被引量:28
-
5万俊人.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J].哲学研究,1998(10):43-50. 被引量:70
-
6汪华岳,臧乐源.关于全球道德的几个问题[J].齐鲁学刊,1998(6):54-58. 被引量:8
-
7马振铎.儒家的普遍道德准则及其人性论基础[J].中国哲学史,1999(1):17-22. 被引量:3
-
8盛国军.现代市场经济伦理基础的三个层次[J].理论学刊,1999(6):70-71. 被引量:1
-
9赵敦华.也谈“全球伦理”,兼论宗教比较的方法论──—从孔汉思的《全球责任》谈起[J].哲学研究,1997(12):12-20. 被引量:12
-
10陈来.谁之责任?何种伦理? 从儒家伦理看世界伦理宣言[J].读书,1998,0(10):9-13. 被引量:12
-
1宋守文.超脱[J].思维与智慧,2005(2):13-13.
-
2爱也是害[J].医药保健杂志,2005(06B):41-41.
-
3吕金虎.伊斯兰教的价值准则——敬畏真主[J].中国穆斯林,2001(3):27-28.
-
4寇斌.完美未必带来幸福[J].发现,2011(10):1-1.
-
5赵小芒.关于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新视野,2000(4):67-70. 被引量:3
-
6刘中柱.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J].生产率系统,2001(3):70-72.
-
7尹希成.再谈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实质——答解庭晨同志[J].哲学研究,1993(12):43-45.
-
8吴婷婷.尼采哲学的在世魅力之超人学说[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3):56-56.
-
9柏元海.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3):24-29. 被引量:3
-
10徐代云.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批判精神的批判[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0(4):10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