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些年来,关于通行本《易传》其中特别是《系辞》的性质问题,我已经写了数篇文章加以讨论。针对以前学者一直以《易传》为儒家作品的看法,强调了《易传》与老、庄及黄老学派的思想联系。这些文章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了讨论,赞同与反对者都有。去年,帛书《系辞》释文首次发表,引起了个人的强烈兴趣,读后觉得帛书《系辞》
作者
陈鼓应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58-60,共3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系辞
帛书本
通行本
易传
黄老学派
道家色彩
儒家
周易
春秋时期
孔子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67
1
庞朴.
初读郭店楚简[J]
.历史研究,1998(4):4-9.
被引量:17
2
解光宇.
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J]
.学术界,1999(5):13-16.
被引量:8
3
黄钊.
论《老子》哲学同《易》的血缘关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1(2):15-21.
被引量:4
4
廖名春.
郭店楚简儒家著作考[J]
.孔子研究,1998(3):69-83.
被引量:50
5
罗炽.
《易》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0(1):98-104.
被引量:2
6
陈鼓应.
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为现存最早的道家传本[J]
.哲学研究,1993(2):42-49.
被引量:5
7
廖名春.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J]
.哲学研究,1993(7):58-65.
被引量:6
8
院文清.
江陵张家山两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J]
.文物,1992(9):1-11.
被引量:46
9
晋文.
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7(3):35-39.
被引量:12
10
陈鼓应.
论《系辞传》是稷下道家之作——五论《易传》非儒家典籍[J]
.周易研究,1992(2):3-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曾凡朝,曾玉粉.
从《周易》视角看儒道会通[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43-54.
被引量:4
2
廖名春.
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J]
.孔子研究,2000(1):46-58.
被引量:19
3
彭华.
“太一”臆解——关于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一项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14(6):129-138.
被引量:5
4
刘峻杉,张学涛.
“教”字的形义演变及其教育史意义[J]
.教育学报,2017,13(4):112-12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楊博.
戰國楚竹書早期儒、道“治世”學説的相互關係[J]
.诸子学刊,2020(1):73-88.
2
范晓佩.
《太一生水》梳理:试解中国古代的宇宙论[J]
.江汉考古,2019(S02):97-103.
被引量:1
3
晁天义.
“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春秋》性质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04(4):155-158.
被引量:3
4
廖名春.
“六经”次序探源[J]
.历史研究,2002(2):32-41.
被引量:17
5
朱渊清.
干宝的《周易》古史观[J]
.周易研究,2001(4):26-36.
被引量:3
6
王化平.
荀子传《易》说献疑[J]
.社会科学家,2005,20(5):39-42.
被引量:3
7
张丰乾.
论子思学派之《诗》学[J]
.中国哲学史,2008(1):20-28.
被引量:1
8
董娟.
关于《六德》简的编联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2):109-110.
9
刘炜.
马一浮的“六艺”概念浅释[J]
.铜仁学院学报,2008,2(1):31-32.
被引量:1
10
李锐.
郭店简中的“性命”与《易传》的年代问题[J]
.周易研究,2008(3):13-19.
被引量:2
1
廖名春.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J]
.哲学研究,1993(7):58-65.
被引量:6
2
韩仲民.
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J]
.孔子研究,1988(4):23-29.
被引量:15
3
柴志明.
论儒学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J]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2):35-38.
被引量:1
4
韩仲民.
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J]
.周易研究,1990(1):15-21.
被引量:2
5
含蓄的谦虚[J]
.同学少年,2009(6):53-53.
6
李秀华.
并存不废,会通所长——《淮南子》治国思想论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5):85-89.
被引量:5
7
许颖.
从《悟真篇》看张伯端“归根复命”的宗教实践[J]
.东岳论丛,2004,25(2):148-150.
8
王沁凌.
郭象思想中的心性问题[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30(3):42-46.
9
许倩.
从《解蔽》看荀子对道家思想的融会与发展[J]
.邢台学院学报,2004,19(4):31-34.
被引量:3
10
张再林.
佛门弟子,还是儒家信徒——李贽学说学派性质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论坛,2009(7):5-20.
被引量:1
哲学研究
199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