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析“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莱特”——兼谈艺术形象与艺术接受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剖析"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个具体文学现象入手,进而探讨艺术形象的多义性与艺术接受心理。作者认为,艺术形象的多义性是作品本身的美学属性与读者某些特殊知觉和理解方式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作品本身来说,首先要有能够唤起多种不同意义的特定刺激物,然后才能谈得上在读者心中唤起各种意象。莎士比亚创造的哈姆莱特最富有暗示性和启发性(即多义性),所以读者才有可能借助于它,再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莱特。从艺术接受方面考察,它又是读者积极参与的结果。艺术接受过程是个创造性的过程,包括:运用原有的道德观念和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对作品进行理解和联想,对原文中跳跃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补充和具体化,对原文中的隐意进行揣摩和推断等等。由于作品本身和读者二者的作用,所以才会出现"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现象。
作者 林一民
机构地区 江西大学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193-207,共15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