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认识教育及教育劳动的生产性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前一个时期,许多文章阐述了教育与生产的关系,说明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对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这一讨论中,有些文章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如:“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教育部门是生产部门”……
作者
贾晓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10-113,共4页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劳动能力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教育劳动
再生产
生产力发展
教育部门
生产性
马克思
巨大作用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8
1
徐顺东,杨肖宁.
浅析我国教育本质研究边缘化的必然性[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43-45.
被引量:4
2
朱晓刚.
关于教育本质的哲学思考[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4):110-112.
被引量:3
3
郑金凤.
“教育本质”的追问——从实体性思维方式向实践性思维方式的转向[J]
.文教资料,2005(27):189-191.
被引量:2
4
孙迎光.
教育本质探讨思路的探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7-50.
被引量:11
5
柳海民.
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145-148.
被引量:3
6
于光远.
关于建立和发展教育经济学的几个问题[J]
.经济研究,1980,15(8):13-16.
被引量:13
7
陈信泰,王志平.
关于“教育是社会生产力”观点的几点质疑[J]
.齐鲁学刊,1984(2):23-28.
被引量:2
8
徐光远,钱泉谷,吴民豪.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贡献——学习马克思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论述[J]
.思想战线,1983,9(1):16-21.
被引量:1
9
高时良.
论教育的本质属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207-213.
被引量:1
10
张治平.
教育本质新探——兼论人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5):95-10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田娟.
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3):120-125.
被引量:15
2
吴鹏泽,杨琳.
在线教育价值何在--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在线教育知识传播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22(12):61-67.
被引量:7
3
吴鹏泽,黄嘉歆,华子荀.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在线教育价值投入-产出度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23,33(10):74-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李星.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2):1-2.
2
周继良.
无存“范式”之争——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新解[J]
.现代大学教育,2011,27(5):1-7.
被引量:3
3
周继良.
也论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
.现代教育管理,2011(11):9-14.
被引量:4
4
纪旭.
教育本质研究的局限与超越:基于方法论的视角[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0):16-20.
被引量:3
5
赵宗孝.
30年来教育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3):19-24.
被引量:3
6
王晨.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53-154.
被引量:3
7
汪基德,郝兆杰.
关于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的论证与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13,34(2):16-22.
被引量:19
8
范雪梅.
对未来教育可知与否的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4(9):4-5.
9
舒志定.
论新中国语境中教育本质研究立场的变迁[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4):93-98.
被引量:1
10
郭中华,陈振中.
从对立到共存:论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3):135-138.
被引量:3
1
张德辉.
浅析教育本质的二重性[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11(3):37-41.
2
卫兴华.
教育是生产部门吗?[J]
.东岳论丛,1983,4(1):61-68.
被引量:4
3
安云凤.
高等师范教师职业道德初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69-76.
被引量:2
4
侯忠云.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理论思考[J]
.江淮论坛,1987(4):30-35.
5
李士奎.
谈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6(4):15-16.
6
陈乃林.
应该充分重视教育的经济效果[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4):55-60.
7
沙毓英.
教育是特殊范畴——关于教育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浅见[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1(5):59-64.
被引量:1
8
魏贻通.
教育属性探新[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6(4):148-153.
被引量:1
9
理论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一周年[J]
.学术月刊,1958,2(7):1-2.
被引量:1
10
陆立军.
关于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指导思想问题[J]
.江淮论坛,1981(6):9-1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