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农业区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 农牧业界线 南北朝时期的农业地理状况与民族分布问题密切相关。有关这一时期的民族分布问题,请别详拙稿《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分布及汉化程度》,以下就各民族的主要经济形态和北魏统治者设置牧马场的地理分布。
作者
陈新海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0年第2期127-154,24,共29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
民族分布
农业区
地理分布
农业地理
汉化程度
牧马场
各民族
农牧业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49
1
连鹏灵,方修琦.
岱海地区原始农业文化的兴衰与环境演变的关系[J]
.地理研究,2001,20(5):623-628.
被引量:17
2
李伯重.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J]
.人口研究,1999,23(1):15-19.
被引量:39
3
邹逸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3):222-231.
被引量:38
4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300
5
倪根金.
试论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J]
.农业考古,1988(1):292-299.
被引量:49
6
张家诚.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探[J]
.地理研究,1982,1(2):8-15.
被引量:77
7
邹逸麟.
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7(1):25-33.
被引量:57
8
蓝勇.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6(1):4-15.
被引量:65
9
ZHANGDian,JIMChiyung,LINChusheng,HEYuanqing,LEEFung.
Climate change,social unrest and dynastic transition in ancient China[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50(2):137-144.
被引量:24
10
王铮,黎华群,孔祥德,张正远.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J]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6):706-713.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4
1
何凡能,李柯,刘浩龙.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
.地理研究,2010,29(12):2289-2297.
被引量:35
2
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的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2014,29(1):23-29.
被引量:47
3
席格.
从都城变迁看北朝审美观念的融合[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0(6):18-23.
被引量:1
4
崔思朋.
历史时期北方农牧交错带范围波动驱动因素的考察及反思[J]
.青海民族研究,2019(3):71-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同杨阳.
长城与草原威胁——明代农牧战争、长城修建与气候冷暖变化的关系[J]
.青海民族研究,2019,0(4):141-148.
被引量:3
2
郭瑞,刘梦娇,杨骏,李巍.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医学派[J]
.中医文献杂志,2023,41(5):73-75.
3
殷淑燕,徐潇悦,党群.
陕西省明代水旱灾害与干湿特征[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0(1):115-122.
被引量:10
4
李忠明,张昳丽.
论明清易代与气候变化之关系[J]
.学海,2011(5):159-163.
被引量:12
5
史本林,朱新玉,李红忠,张怡.
中原腹地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商丘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12,31(1):14-22.
被引量:24
6
汤宏波,段磊,刘莹.
新形势下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093-5097.
被引量:6
7
朱新玉,刘杰,史本林,张怡.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原腹地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变化[J]
.地理研究,2012,31(8):1479-1489.
被引量:24
8
史本林,朱新玉,胡云川,刘晓满.
夏玉米气候适宜度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商丘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13,33(10):1277-1284.
被引量:21
9
玉苏甫.买买提,买合皮热提.吾拉木,满苏尔.沙比提.
气候变暖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花生产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14,33(2):251-259.
被引量:10
10
魏柱灯,方修琦,苏筠,萧凌波.
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2014,29(3):336-343.
被引量:38
1
陈新海.
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分布及汉化程度[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5(1):41-51.
被引量:1
2
牟晨霞,李宝通.
慕容鲜卑汉化程度探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4):209-210.
3
郑家相.
契丹文大钱[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0(S1):349-349.
4
姚潇鸫.
东晋时期流寓南方的粟特人补说[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3):146-152.
被引量:2
5
王恩涌,张宝秀.
北朝的统一与分裂[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2):26-28.
6
张岂之.
《陕西省志·炎帝志》序[J]
.宝鸡社会科学,2009,0(4):8-9.
7
上官鸿南.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中的人地关系问题[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2):1-11.
被引量:1
8
牟晨霞.
慕容鲜卑诸燕社会进程初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6):215-216.
9
杨媚.
女真族与蒙古族的汉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比较[J]
.邯郸学院学报,2010,20(2):73-76.
被引量:1
10
陈国生,杨晓霞.
明代贵州民族地域性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1997,17(1):90-98.
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