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5,共7页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同被引文献38
-
1牛龙菲.有关“七平均律”的问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2):6-13. 被引量:8
-
2王小夕.时间与空间的拓展——论克拉姆的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80-87. 被引量:3
-
3陈其射.“乐问”对乐律研究的启示[J].中国音乐学,1998(4):27-34. 被引量:7
-
4王宁一.发人深思的探索——评罗忠镕的《涉江采芙蓉》[J].音乐研究,1981(4):42-46. 被引量:9
-
5应有勤.重新认识甘美兰的斯连德若音阶(上)[J].中国音乐学,1997(2):4-17. 被引量:8
-
6李来璋.康熙与十四律[J].中国音乐,1996(3):12-14. 被引量:8
-
7陈其射.试论简单整数等差律——浅析三分损益律学思维前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1):17-21. 被引量:10
-
8刘康华.二十世纪的中心和音技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2):43-48. 被引量:25
-
9李贵岩.艾略特·卡特[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0,8(3):52-56. 被引量:1
-
10郑荣达.王朴密率解[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3):1-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8
-
1宫富艺.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中的中心和音技术探析——以《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3):12-18. 被引量:3
-
2甘璧华.自然泛音:东西方音乐共同的物理基础[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1):15-24. 被引量:13
-
3孙志鸿.聚合、衍生、消减——秦文琛管弦乐曲《意韵》基础音高组织的结构原则[J].中国音乐,2013(4):99-107. 被引量:2
-
4闫焱.不散的芳香(上)——中心和音技术在《涉江采芙蓉》中的具体体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4):54-58.
-
5闫焱.不散的芳香(下)——中心和音技术在《涉江采芙蓉》中的具体体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1):188-198.
-
6刘奇.原型意象的映射与对应——莫里斯·奥阿纳原型意象主题的创作技法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2):76-86.
-
7陈思,陈其射.音律作用的三个世界——天籁、地籁、人籁[J].中国音乐,2018(3):61-74. 被引量:1
-
8于洋.卡特音乐中的空间思维[J].音乐研究,2003(1):56-67.
二级引证文献19
-
1郭树群.略论中西音乐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参与“艺术与科学”的讨论[J].中国音乐学,2002(2):102-114. 被引量:7
-
2甘璧华.阿·齐尔品和索·古贝多琳娜作品中的东方特点及其比较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2):60-66. 被引量:11
-
3郭树群.关于中华传统学术思潮影响古代律学发展的几点思考——兼议中国律学学术史的学科建设[J].音乐研究,2006(1):19-28. 被引量:1
-
4王萃.和声技法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1):26-32.
-
5孙志鸿.独立人格·文化自觉·音响意境——从秦文琛阮组曲的艺术特质说开去[J].音乐创作,2014(12):16-19. 被引量:1
-
6陈沛.20世纪创用于钢琴作品中的一种新技法——音簇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其成因[J].美育学刊,2016,7(2):102-107. 被引量:1
-
7倪本初.c小调之于贝多芬作品中的特殊立意——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4):70-74. 被引量:1
-
8唐静.拿威迩钢琴作品和声技法与创新研究——以《镜子》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6):151-153.
-
9陈思,陈其射.音律作用的三个世界——天籁、地籁、人籁[J].中国音乐,2018(3):61-74. 被引量:1
-
10陈沛.简论以速度元素构建和声与对位——考埃尔节奏理论中“速度”运用的构想[J].艺术教育,2018(15):88-89.
-
1杨楠.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及演奏中对结构的控制[J].大家,2012(2):331-331.
-
2宫敬慧,马秀明.“笙的和声”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1):22-23.
-
3宋立功.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与梆子系统各剧种的打击乐[J].戏曲艺术,2013,34(1):91-94. 被引量:2
-
4殷永刚.试论晋剧打击乐的核心材料与梆子系统各剧种的打击乐[J].戏剧之家,2015(16):37-37.
-
5赵庆华.中国音乐作品中的现代和声之管窥[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8):6-7.
-
6王云飞.简约之极致——浅谈关乃忠《第一二胡协奏曲》核心材料的衍生与贯穿[J].音乐生活,2016(5):63-65.
-
7石卉.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结构、写法及复调手法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8(12):94-95. 被引量:1
-
8尤.霍洛波夫,罗秉康.巴托克和声的现代化特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1):3-12. 被引量:5
-
9金秋.伴奏音型的选择、变化与承接——编写钢琴伴奏的基本识识之二[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4,2(3):70-73.
-
10赵晓生.巴赫的创意曲(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1):56-61.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