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4,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78
-
1夏文广,安长青,郑婵娟,张继先,黄敏,王喻,杨丰文,段璨,李正良,刘清泉,张伯礼.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4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20,61(5):375-382. 被引量:268
-
2车欢欢.浅谈语言、文化与思维——兼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科教文汇,2007(8). 被引量:2
-
3巴且日火.凉山彝族非血缘亲属称谓试析[J].民族语文,2000(5):18-25. 被引量:9
-
4纳日碧力戈.从结构主义看蓝靛瑶亲属称谓的特点[J].民族语文,2000(5):38-42. 被引量:3
-
5邓高峰.从语言接触理论视角看张培基教授翻译中的中国英语——基于两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8(16):42-43. 被引量:2
-
6钱冠连.哲学轨道上的语言研究[J].外国语,1999,22(6):9-16. 被引量:34
-
7斯钦朝克图.生殖器名称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以蒙古语为例[J].民族语文,1999(6):47-57. 被引量:8
-
8班.邕宁壮语动物名称词探析[J].民族语文,1999(5):74-76. 被引量:4
-
9周庆生.傣族人名的等级结构与社会功能[J].民族语文,1998(2):18-29. 被引量:3
-
10廉光虎.十五世纪以前朝鲜语敬语表现形式的考察[J].民族语文,1998(1):65-6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22
-
1侯纯.翻译,语际间的对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2):76-80. 被引量:3
-
2苏春梅.从《内经·素问》中的比喻看中医经典研究本义[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07-111.
-
3曾品品.言之不同,水土异也——小谈语言中的环境决定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1):53-54.
-
4伍铁平,潘绍典.语言·思维·客观世界──评陈保亚《语言影响文化精神的两种方式》[J].民族语文,2000(2):77-80. 被引量:4
-
5纳日碧力戈.关于语言人类学[J].民族语文,2002(5):43-48. 被引量:7
-
6张艳芳.从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到思维精神的不同[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B10):32-35.
-
7邱立中.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视觉与手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39-242. 被引量:1
-
8陈利红.从英汉不同思维模式解读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39-144. 被引量:15
-
9陈保亚.宽式语形:汉诗意境形成的诗学根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1):126-136. 被引量:5
-
10李少虹.汉语并列四字格的文化意义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71-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7
-
1纳日碧力戈,邹君.语言相对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5-22. 被引量:2
-
2吴菊红.从汉英问候语比较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12):117-118. 被引量:1
-
3汪欣欣.认知隐喻视角下的文学成像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3):19-24.
-
4罗传伟.语篇中的“双重规则”及价值取向——谈外语语篇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6):63-66. 被引量:2
-
5纳日碧力戈.关于语言人类学[J].民族语文,2002(5):43-48. 被引量:7
-
6严宝刚.探“语言联盟”的方法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20(1):67-70.
-
7冯晶晶.汉语网络新词的文化内涵及英译[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0):331-331. 被引量:1
-
8陈保亚.论意义的两个来源和语言哲学的任务——从语言游戏规则和单位的还原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1):32-39. 被引量:13
-
9陈圣彬.汉语对中国哲学的影响[J].前沿,2006(4):257-259.
-
10谭志满.语言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6(3):55-59.
-
1康素娟.西汉扬雄《方言》浅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59-61. 被引量:1
-
2顾倩.说“还是”的择定义[J].南开语言学刊,2011(2):95-95.
-
3李世琴,李气纠.英汉名词动用习得中的认知转喻阐释[J].湘南学院学报,2016,37(1):65-67.
-
4张俊钰.认知科学、语言与思维研究的结论与启示[J].学理论,2009(11):174-175. 被引量:3
-
5陈汝法.再论词义研究和语文词典编纂[J].辞书研究,1994(3):108-117. 被引量:1
-
6孙致礼.一切照原作译——翻译《老人与海》有感[J].当代外语研究,2012(4):59-62. 被引量:8
-
7肖模艳.汉字与神话——汉字文化阐释之一[J].汉字文化,2000(4):27-29. 被引量:1
-
8彭小英.假说之“基因”与假说中的立意要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4):211-211.
-
9陈汝法.试论义项的网络系统[J].辞书研究,1990(2):82-93. 被引量:1
-
10陈汝法.试论“连珠体”的产生及影响[J].国家图书馆学刊,1994,8(Z2):35-4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