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青海野骆驼泉金矿含矿构造带、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床明显受三级构造系统控制,存在着三期构造-流体-矿化模式。早期的韧性剪切作用是晚加里东造山的深层次塑性流变产物,赋存于碎斑石英中的高密度、中-低温含CO2流体作用导致金的初始富集;主成矿期发生在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产生大量含金构造透镜体,为地壳较浅层次压扭性应力作用产物,以富含成矿物质的富液相流体为主;晚期发育的脆性裂隙为造山作用之后地壳浅层次及近地表条件下张扭性应力作用结果,指示构造活动和矿化已接近尾声。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82-585,共4页
Mineral Deposits
基金
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K1.1.3.1和20011000000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