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51-154,共4页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1
-
1李子荣.“四个世界”论[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19(3):66-69. 被引量:1
-
2宋凤茹,马强.赵本山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初探[J].作家,2012(24):167-168. 被引量:1
-
3谭学纯,唐跃.小说语言的顺应显象和偏离显象[J].小说评论,1996(6):72-76. 被引量:3
-
4王金月.从语言偏离的角度看卡明斯的爱情诗love is more thicker than forget[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177-177. 被引量:2
-
5聂焱.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J].池州学院学报,1997,17(4):27-30. 被引量:1
-
6李冰梅.肯明斯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J].国外文学,2006(2):84-89. 被引量:9
-
7焦小婷.话语权力之突围——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语言偏离现象阐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6):65-70. 被引量:4
-
8《修辞学习》创刊[J]语文教学通讯,1982(03).
-
9陈炯.对修辞学理论与体系的新探索——读王希杰先生《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1999.
-
10高万云.真正科学的汉语修辞学——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1999.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郝新星,邹长征,李静.网络语言的语言偏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1):217-219. 被引量:8
-
2丁玉艳.试论语音偏离的语用功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2):108-110.
-
3姚海萍.论王希杰修辞学“三一”理论的对立统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0):108-110.
-
4宋娟娟.广告语中的零度与偏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2):94-95. 被引量:5
-
5李萌萌.试论语言内部的零度与偏离[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6):6-8. 被引量:1
-
6张珂.小品“不差钱”中的语言偏离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46-247.
-
7李玉晓.浅谈幽默短信的偏离[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1):43-44.
-
8周欣.语义搭配的偏离和隐喻理论[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2):83-83.
-
9王星远.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的零度偏离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以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5):72-75. 被引量:11
-
10张莱宴,陳丛耘.论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比喻句的零度与偏离[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21-124. 被引量:1
-
1赵永新.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评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J].池州学院学报,1997,17(2):14-16.
-
2赵聪.汉语不对称现象类型及其成因的潜显阐释[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1):112-116.
-
3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120-129. 被引量:13
-
4聂焱.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J].池州学院学报,1997,17(4):27-30. 被引量:1
-
5王希杰.深化对语言的认识,促进语言科学的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4(3):9-15. 被引量:25
-
6韩晋.也谈语言的规范化与言语的得体性[J].池州学院学报,1997,17(2):17-19.
-
7刘延新.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读《修辞学通论》[J].中国图书评论,1999,22(1):38-39.
-
8赵家新.王希杰的语言观[J].池州学院学报,1995,15(2):17-25. 被引量:2
-
9王希杰,聂焱.关于《修辞学通论》的对话[J].毕节师专学报,1998,22(2):14-18. 被引量:2
-
10徐国珍.论仿拟生成中的语境意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4(1):41-4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