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法兰克福超越魏玛:论托依布纳对德国公法学“实质的民族宪法观”之批判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次一、前言:社会立宪构成论——国际法与宪法问题的社会学法学思考二、魏玛的遗产:德国公法学"实质的民族宪法观"的形成——从高权国家到人民宪政观(一)高权国家与大众民主(二)魏玛:国家作为社会的自我组织——宪法的实质化(三)魏玛方法论争的遗产:宪法实质化与民主的同质基础三、托依布纳从社会理论与知识理论角度的批判:多元主义的社会立宪构成论(一)无法包含社会的国家:系统论对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二)新的民主观:对人民主权概念的重构与重视自发政治(三)多元理性:宪法多元,法多元四、托依布纳从世界社会角度的批判:跨国跨文化的宪法,从实质到功能的转变(一)
作者 钟芳桦
出处 《交大法学》 2013年第1期48-71,共24页 SJTU Law Review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Michael J. Sandel.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1998
  • 2A. Fischer-Lescano,G. Teubner.Regime-Kollisionen. Zur Fragmentierung des globalen Rechts[]..2006
  • 3Luhmann,N. Politische Theorie im Wohlfahrtsstaat . 1981
  • 4Dieter. Grimm.Die Zukunft der Verfassung[]..1991
  • 5Thornhill."Niklas Luhmann and the sociology of the constitution"[].Journal ofClassical Sociology.2010
  • 6Teubner."Global Bukowina:Legal Pluralism in the World Society"[].GlobalLaw Without a State.1997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1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