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7期75-76,共2页
Journal of Chendu College of Education
参考文献2
-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 解放军出版社重印,1994..
-
2[2]安文铸主编.学校管理专题研究[M].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190
-
1孔维强,张鹏.依法治监运行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6):49-51. 被引量:1
-
2宋善文,孔凡清.邓小平对毛泽东关于新闻舆论方向与原则思想的发展[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4.
-
3蔡振华.创新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灵魂[J].社科纵横,2006,21(12):18-19.
-
4杨国蓉.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5-11.
-
5伍小涛.1957年反右运动原因探析[J].学术论坛,2004,27(4):154-156. 被引量:3
-
6蒋秋谨.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J].学术论坛,2004,27(4):10-14. 被引量:2
-
7刘先春.论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5-9. 被引量:1
-
8阎钢.简论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22-26.
-
9曾庆芬.论邓小平粮食安全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92-94. 被引量:4
-
10宋东明.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理性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4):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1
-
1陈振中.师生角色互动的再认识[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16(3):42-45. 被引量:14
-
2向华.新课程下构建真切的师生互动关系[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9(2):81-83. 被引量:6
-
3王小庆.好用的英语教学游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
4郭峰,邵恒,李娟.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6):17-17. 被引量:5
-
5宫川.体育教师的职业心理及管理[J].四川体育科学,1996,15(4):32-35. 被引量:1
-
6张 友 苏.论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6):37-39. 被引量:10
-
7袁耘毅,闵卫国,曾宪祖.针对高校教师需要特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5):115-118. 被引量:7
-
8吴指挥.培养专家型教师促进专业化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4):95-97. 被引量:3
-
9王新南.人本管理思想与一般管理方式的关系[J].现代管理科学,2003(10):81-82. 被引量:7
-
10戴新利.关于教师柔性管理的心理学依据[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4(5):62-6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8
-
1贺敏,肖志华.高职英语游戏教学的体验式视角[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8):144-145. 被引量:4
-
2徐芳.用“童心”带领学生“游戏”大学英语听说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09,6(9):164-164. 被引量:3
-
3杨孟.游戏在艺术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2). 被引量:3
-
4游戏DIY[J].华章(初中读写),2011(6):60-60.
-
5陈民扬.个性展示在艺术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84):104-105.
-
6骆艳利.激活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武器——游戏[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3):160-160. 被引量:2
-
7陈民扬.目前高职三校生英语学习滞后的对策[J].考试周刊,2012(77):99-100. 被引量:2
-
8陈民扬.任务型教学法在三校生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97):91-92. 被引量:1
-
9孔祥娥.浅谈中职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3):150-151. 被引量:5
-
10张路英.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5(2):51-51.
-
1谢志斌.浅析教师激励的策略[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4(3):75-77. 被引量:1
-
2王婧,刘津.班级管理中的激励艺术[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6):397-397.
-
3谢林.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激励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5,0(70):187-187. 被引量:2
-
4李俊.依据高中生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9):32-32. 被引量:1
-
5王萍.浅析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现机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28-29.
-
6叶甲友.充足传统文化教育追求道德规范内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44-45.
-
7王先保.教师激励的人性假设[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5):17-18. 被引量:2
-
8王先保.教师激励的人性假设[J].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9(10):45-47.
-
9夏祖瑞,陈科澜.享受:教育的最高境界[J].小学德育,2004(21):1-1.
-
10李明萱.校长的“三心”[J].中国德育,2003(12):7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