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综述
被引量:4
Summation on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出处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83,共5页
Russian,East European & Central Asian Studies
参考文献30
-
1[美]胡曼·佩马尼著 王振西主译.《虎视中亚》[M].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
2[哈]卡·托卡耶夫著 塞力克·纳雷索夫译.《中亚之鹰的外交战略》中文版[M].新华出版社,2002年..
-
3[哈]卡·托卡耶夫著 塞力克·纳雷索夫译.《哈萨克斯坦:从中亚到世界》中文版[M].新华出版社,2001年..
-
4.《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集体会见记者》[N].《人民日报》,2001年6月16日.
-
5.《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采访》[Z].,2001年6月15日..
-
6.《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组织文献选编》[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
7《书报简讯》,2003,.
-
8.《“东方北约”及其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N].载[法]《欧洲日报》,2001年6月19日.
-
9.[N].[美]《华尔街时报》,2001年6月15日.
-
10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5-10. 被引量:57
共引文献206
-
11999年国际政治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57-65. 被引量:1
-
2薛永利,冯浩,管延修.Excel在煤矿钻孔设计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6(z1):193-193.
-
3张竹云.试论中国对不结盟战略的新发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4):4-6.
-
4徐慧,杨恕.中亚与印度的大国战略[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4):70-74. 被引量:3
-
5刘德龙.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4(5):158-164. 被引量:7
-
6丛鹏.析“9·11”之后俄罗斯的重点外交[J].国际论坛,2002,4(3):1-6. 被引量:1
-
7孙国华,王立峰.依法治国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政策与法律关系为中心的考察[J].政治学研究,2002(4):36-39. 被引量:7
-
8徐坚.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及其对各国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01(6):23-28. 被引量:8
-
9陆剑杰.论实践唯物主义解读的所谓“困境”——对中国“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4(5):1-9. 被引量:4
-
10孙建社.对布什上台后中美关系的认识[J].国际论坛,2002,4(1):25-3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60
-
1万光.美国的新中亚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1997(11):14-17. 被引量:3
-
2高铭暄,王秀梅.我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内涵及解决原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6):82-91. 被引量:16
-
3高铭暄,赵秉志.海峡两岸互涉刑事法律问题的宏观探讨[J].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1):19-23. 被引量:5
-
4李承红.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回顾与展望[J].俄罗斯研究,2004(4):19-25. 被引量:3
-
5王栋.超越国家利益——探寻对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的知觉性解释[J].美国研究,2001,15(3):27-46. 被引量:17
-
6夏义善.“上海五国”:从元首会晤机制向全面合作机制转变[J].今日前苏联东欧,2001(1):12-16. 被引量:1
-
7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11-16. 被引量:70
-
8马伟宁 ,张志新 .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8-62. 被引量:8
-
9吴晓明,徐纬地.军事透明与安全互信——兼与马伟宁先生等对话[J].现代国际关系,2005(12):49-56. 被引量:9
-
10潘德礼.浅析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及其前景[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6(1):10-1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2
-
1陈亚州.上海合作组织的认同成效与困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2):19-46. 被引量:14
-
2左祥云,赵长峰.嵌入式发展交易成本:朝鲜半岛合作国际制度的选择[J].开封大学学报,2011,25(1):12-15.
-
3曾向红.美国参与中亚事务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研究[J].当代亚太,2013(4):54-84. 被引量:4
-
4李芳芳,张清敏.“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1):135-141.
-
5徐伟.海峡两岸刑事司法合作问题初探[J].公安研究,2015,0(6):80-85.
-
6雷建锋.中国的中亚地区主义:一种治理型周边战略的建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5):170-179. 被引量:4
-
7曾向红.“一带一路”倡议的智力支持——中亚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国际展望,2016,8(5):1-20. 被引量:4
-
8王一鸣,田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制度选择[J].国际政治科学,2009(3):59-82. 被引量:6
-
9罗赞,张杰.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安全维护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3):38-41. 被引量:1
-
10杨小龙.上合机制与东亚秩序转型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2):330-333. 被引量:1
-
1崔烜,马欢.以经济优惠贷款为主方向 入世十年 中国对外援助1700亿[J].大经贸,2011(11):58-61.
-
2申健.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动力、障碍和前景[J].枣庄师专学报,1998(1):76-79.
-
3蒋萌.加强国际交流 促进和平发展[J].中考思想品德,2015(3):22-22.
-
4А.Ю.鲁坚科,杨建梅.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J].中亚信息,2007(2):25-28.
-
5辛文,吕可红.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变革取向管窥[J].教育与职业,2005(13):66-69.
-
6李长久.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J].外向经济,1998(11):3-6. 被引量:4
-
7田野.APEC能源合作:诸多门槛待跨越[J].中国石油企业,2014,0(12):81-84. 被引量:1
-
8郭晓琼.竞争与合作:对欧亚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的思考[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3):44-54. 被引量:10
-
9百问日本(上)[J].商周刊,2007,0(13):24-26.
-
10薛江.中非国家发展银行成立的九年[J].国际经济合作,19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