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弗罗斯特诗歌复杂性探析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弗罗斯特的诗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文章运用概念图式及动态概念语义学、合成空间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对弗氏的诗歌复杂性进行了论述。弗罗斯特诗歌的隐喻语言所表达的概念是一种有着空间与时间殊相内涵的概念图式。这种概念图式的形成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不是单一的概念组合而是经过整合而蕴涵着合成空间的概念多义复合体。这种多义复合体的概念图式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多义的文本依据。
作者
李鑫华
机构地区
湖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4,共6页
Foreign Literatures
关键词
弗罗斯特
诗歌
合成空间理论
艺术风格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熊学亮.
P+性质的认知语言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72-75.
被引量:7
2
周伟驰.
大境界[J]
.读书,2002(2):122-131.
被引量:8
3
黄灿然.
弗洛斯特的拒绝[J]
.读书,2000(9):124-131.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熊学亮.
认知相关、交际相关和逻辑相关[J]
.现代外语,2000,23(1):13-23.
被引量:45
2
熊学亮.
第一人称零主语的ICM分析[J]
.现代外语,2001,24(1):34-43.
被引量:13
3
Dixon R. The languages of Australia [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80.
4
Givon T. Prototypes: between Plato and Wittgenstein[ A]. In C. Craig(ed.), 1986.
5
Jackendoff R.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M]. Cambridge, Mass.: MITPress, 1986.
6
Kuhn 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M]. (2nd ed. ) Chic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7
Lakoff G.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 vol 1.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
Barwise J. The situation in logic[A]. CSLI lecture note series, 1989.
10
Chomsky N.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5.
共引文献
26
1
李光群,王小琴.
英语形容词+名词短语的语义张力分析[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5):56-58.
被引量:1
2
刘建军,刘蕊.
理查德·威尔伯诗歌中的隐喻之美[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1):255-268.
被引量:2
3
李海明.
诗歌的本体性思维色彩:关注人类社会的真相与趋向——《芝加哥》与《熟悉黑夜》评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74-77.
4
樊志华.
从接受美学看弗洛斯特诗歌的艺术生命力[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18-21.
5
杜玉文.
罗·弗洛斯特抒情诗中树林的象征[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5):53-56.
被引量:2
6
邵子华.
文学阐释的视角与方法[J]
.莆田学院学报,2007,14(1):80-85.
被引量:1
7
杜元.
写实主义艺术的处境[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1):81-84.
8
马若飞,周清.
《雪夜林边驻足》的多义性探析[J]
.云梦学刊,2007,28(3):151-152.
9
卜绍先.
虚无与超越——谈弗洛斯特诗歌中的星光意象[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7):34-37.
被引量:2
10
刘瑞英.
超然的笔调,深切的同情——弗罗斯特关于印第安人的两首诗[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2):93-93.
同被引文献
64
1
宋苏玲.
合成空间理论对语篇连贯解读的解释意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18-20.
被引量:11
2
梁晓晖,刘世生.
关于文本世界的界定标准[J]
.中国外语,2009,6(6):17-25.
被引量:17
3
王琦.
用概念整合理论解析奥巴马胜选演说辞中的隐喻[J]
.作家,2009(8):166-167.
被引量:2
4
邓杉.
罗伯特·弗罗斯特对自然的哲学思考[J]
.思想战线,2009,35(S1):52-53.
被引量:1
5
田聪.
概念合成理论评述[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3):13-16.
被引量:13
6
唐小佳,史宝辉.
转喻研究在中国[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S1):98-100.
被引量:3
7
覃胜勇.
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S2):164-166.
被引量:7
8
程爱民.
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J]
.外国文学,1994(4):64-68.
被引量:20
9
彭予,马丽娅.
弗罗斯特:工业时代的田园诗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4):75-78.
被引量:10
10
曹明伦.
关于弗罗斯特若干书名、篇名和一句名言的翻译[J]
.中国翻译,2002,23(4):52-5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9
1
伊甸.
淳朴中见深邃,简单中见复杂——评弗罗斯特的诗[J]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5):89-92.
被引量:2
2
何斌,莫国辉,赖洁,张爱玲.
2000-2009十年中国学者应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研究的综述——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刊载的核心期刊论文为视角[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28-30.
被引量:4
3
郭旭东,门悦.
传统的现代派诗人-弗罗斯特[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56-58.
4
赵诚.
崇高的恶作剧:严肃外表和幽默内心之间的巧妙掩映——重读The Road Not Taken[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8-93.
被引量:1
5
刘伟.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自然性与复杂性[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4):343-346.
被引量:1
6
姜美冰,殷晓芳.
“终以智慧”: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实用主义真理观[J]
.语言教育,2017,0(3):85-89.
被引量:1
7
邹智勇.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主题的文本世界理论诠释[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32(2):121-131.
被引量:1
8
葛静萍.
弗罗斯特的《雪夜在林边停留》的叙事特色分析[J]
.语文建设,2014(10X):39-40.
9
卫华.
中庸——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J]
.世界文学研究,2015,3(2):25-3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书红,王洁欣.
弗洛斯特诗歌评析[J]
.芒种,2012(14):111-112.
2
束定芳,汤本庆.
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
.外语研究,2002,19(2):1-6.
被引量:271
3
杜晓燕.
简析《没有走的路》的艺术特色[J]
.北方文学(中),2012(3):145-145.
4
肖瑶,刘莹.
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于丹〈论语〉心得》中的隐喻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6):155-156.
5
刘伟.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自然性与复杂性[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4):343-346.
被引量:1
6
李文萍,赵巧利.
新历史主义视阈下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诗歌中的协合[J]
.语言教育,2020(2):92-96.
7
张映婷.
现代主义视域下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中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书写[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2):116-118.
8
蔡培琳.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劳动书写与伦理意蕴[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34(2):109-117.
9
肖瑶.
概念整合理论探究[J]
.海外英语,2013(21):287-288.
10
齐振海.
论“心”的隐喻——基于英、汉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
.外语研究,2003,20(3):24-27.
被引量:49
1
张俊.
《天净沙·秋思》的合成空间理论解读[J]
.时代教育,2010(10):6-7.
被引量:1
2
吴玲.
合成空间理论视域下狄金森诗歌中的人与自然[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27(6):26-29.
3
李媛媛.
合成空间理论与《红楼梦》中“鸟”的意象[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1):36-38.
被引量:1
4
陈建生,陈艳.
诗歌“意象组合”构建的语篇连贯[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5):109-110.
被引量:3
5
何芳.
诗化的艺术 诗意的魅力——用合成空间理论分析《玻璃动物园》中的叙事意象[J]
.外国语文,2009,25(S1):51-53.
6
韩桂茹.
隐喻理论下中英诗歌对比研究[J]
.语文建设,2016(12Z).
7
余渭深,董平荣.
合成空间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6.
被引量:73
8
施沁怡.
合成空间理论和神话隐喻模式——析莫里森《柏油孩子》[J]
.商情,2007,0(4):79-79.
9
孙晓东.
《玻璃动物园》中的叙事意象[J]
.作家,2015(7X):131-132.
10
蔡咏春.
空间化的叙事——论先锋派对时间性的消解[J]
.当代文坛,2009(4):69-72.
被引量:8
国外文学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