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开展的基本方向
被引量: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世纪后期以来,儒学的命运便受到了儒学研究者们的强烈而普遍的关注,并且先后提出了风格各异的拯救儒学的主张。然而,即便是以新儒学研究为契机而兴起的、至今仍极有热度的当代儒学研究,对儒学开展方向问题似乎也没有切实的应答和解决,以至儒学的实际生存状况仍然被描述为“游魂”。为此,本刊约请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等知名学者撰写了一组关于儒学在当代应如何开展的文章,以飨读者,并希望引起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
作者
李承贵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8期80-82,共3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生活儒学
人文精神
人生价值观
道义思想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0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250
1
黄力之.
世纪末的“国学热”之意识形态解读[J]
.理论与创作,2001(5):8-14.
被引量:7
2
黄玉顺,张杨.
儒学复兴的两条路线及其超越--儒家当代主义的若干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92-201.
被引量:19
3
李文阁.
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
.长白学刊,2007(1):9-13.
被引量:10
4
吴根友.
道论在简本《老子》中的地位及道、德等概念在简、帛、王本中含义异同初探[J]
.江汉论坛,1999(10):5-10.
被引量:2
5
余秉颐.
近年海外新儒学的动向述介[J]
.哲学动态,1998(12):6-9.
被引量:7
6
郭齐勇.
儒学:入世的人文的又具有宗教性品格的精神形态[J]
.文史哲,1998(3):36-38.
被引量:16
7
刘诚.
《论语·乡党篇》辨伪[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15(2):107-113.
被引量:4
8
李承贵.
传统文化价值的四个层次[J]
.中华文化论坛,1999(1):12-13.
被引量:9
9
李维武.
牟宗三对“存在”问题的探寻与未来中国哲学的发展[J]
.孔子研究,1999(1):27-39.
被引量:2
10
赵吉惠,刘东超.
中国哲学的重建——成中英新儒学述评[J]
.人文杂志,1993(4):33-3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8
1
李承贵.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要[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11.
被引量:2
2
杨海文.
孔子智慧的现代意蕴(专题讨论)——生活儒学对“回到孔夫子”的人文承诺[J]
.河北学刊,2006,26(5):23-27.
被引量:8
3
孙迎联.
“普世化”的难局——儒家伦理当代复兴的路径反思[J]
.新疆社会科学,2007(4):1-5.
被引量:2
4
李承贵.
儒家思想的当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26-30.
被引量:9
5
孙迎联,杜贵阳.
儒家伦理“普世化”之反思[J]
.道德与文明,2008(4):41-45.
6
孙迎联.
儒家伦理“普世化”反思[J]
.江淮论坛,2008(4):171-177.
7
阿里木.
有关儒学未来命运的几点思考[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35-37.
被引量:1
8
李承贵.
当代儒学的五种形态[J]
.天津社会科学,2008(6):41-49.
被引量:20
9
程新宇.
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价值及其局限[J]
.伦理学研究,2009(3):26-31.
被引量:7
10
殷玮.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在当下的启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7):35-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姚莹,张晓欣.
先秦儒家思想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启示[J]
.现代交际,2020(9):131-132.
2
周希.
儒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J]
.西部发展研究,2020(2):135-151.
3
杨超,何东.
儒家“仁”学思想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意义、内容及路径[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1):22-25.
被引量:1
4
郭晓敏.
“中体西用”的现代价值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14(17):155-156.
5
胡文会.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研究综述[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4):139-148.
被引量:8
6
王继洲.
论孔子的编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齐鲁学刊,2008(5):12-16.
被引量:3
7
李广义.
论儒家伦理对新加坡的影响[J]
.东南亚纵横,2008(9):6-9.
被引量:4
8
谢若秋.
《论语》引用修辞探析[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9(4):66-70.
9
陈定家.
媒介变革与文学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5):81-86.
被引量:4
10
罗才成.
儒学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发展背景下的出场[J]
.宁夏社会科学,2010(1):129-130.
1
李夏晴.
走近孔子[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A01):41-41.
2
罗才成.
儒学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发展背景下的出场[J]
.宁夏社会科学,2010(1):129-130.
3
李相勋.
尚义之道——王船山尚义思想展开的四个逻辑层次[J]
.船山学刊,2015(1):18-25.
4
李承贵.
现代背景下的儒学开展方向——百年来儒学开展方向主要论说及评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56-62.
被引量:7
5
刘鸿模.
东欧随笔(三)[J]
.科学生活,2016,0(12):80-83.
6
张岱年.
关于新儒学研究的信[J]
.哲学研究,1990(6):109-110.
被引量:3
7
黎红雷.
“仁义礼智信”: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现代价值[J]
.齐鲁学刊,2015(5):5-12.
被引量:14
8
杨明辉.
儒学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形态——读李承贵教授的《儒学的形态与开展》[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6):122-124.
9
李承贵.
儒学传道的四种方式及其当代启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62-65.
被引量:1
10
周良发.
方克立先生现代新儒学研究论要[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2):55-5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