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盘庚》“乱越我家”考释
出处
《管子学刊》
2002年第4期87-88,90,共3页
GuanZi Journal
参考文献9
-
1.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
2顾颉剐 刘起釪.《尚书·盘庚》校释译论[J].历史学,1979,(2).
-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64,191-192.
-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5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4.
-
6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国科学院,1954.
-
7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
8王筠.说文句读[Z].北京:中华书局,1988.590.
-
9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2..
共引文献134
-
1黄宇鸿.《说文》与古代交通民俗——《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七[J].钦州学院学报,2007,22(2):77-83. 被引量:1
-
2荆云波.神思与神话[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15-18. 被引量:1
-
3董平均.两汉时期的“赇赂”犯罪与防范措施[J].学术论坛,2004,27(5):141-145. 被引量:3
-
4朱维德.“殳”训指误[J].衡阳师专学报,2002,23(4):89-92. 被引量:3
-
5周延良.《诗经》“颂”诗名义考原[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52-57. 被引量:6
-
6邵炳军.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31-35. 被引量:10
-
7黄怀信.关于《大戴礼记》源流的几个问题[J].齐鲁学刊,2005(1):15-20. 被引量:3
-
8赵辉,张淑华.礼制·物欲·人格——论汉代诗歌兼及后来文学中物欲描写的意蕴[J].学术交流,2005(2):162-167.
-
9赵瑞民,郎保利.观象授时与中国文明起源——从陶寺观象祭祀遗迹谈国家起源时期公共权力的形成[J].晋阳学刊,2005(1):61-66. 被引量:3
-
10袁峰.“所谓”的名实辨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1):119-124.
-
1易宁.《尚书·盘庚》“乱越我家”考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1-142. 被引量:1
-
2李若晖.殷代量词初探[J].古汉语研究,2000(2):79-84. 被引量:23
-
3张玉金.二十世纪殷代语音研究的回顾暨展望[J].古汉语研究,2001(4):8-15. 被引量:1
-
4何金松.“黎明”的来源和意义[J].辞书研究,1982(3):177-179.
-
5李振峰.《尚书·盘庚》“予若观火,予亦拙谋”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3):88-91.
-
6李莹.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机制与动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2):101-102. 被引量:7
-
7葛英会.夏字形义考[J].中国历史文物,2009(1):66-68. 被引量:8
-
8沈丹蕾.试论今文《尚书》的叹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S2):158-161.
-
9刘梅莲.浅谈现代汉语中量词的表达效果[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1(4):105-107.
-
10李玉洁.假借字是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35(6):71-7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