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县桶装水生产企业督导检查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7期49-49,共1页
Occupation and Health
同被引文献42
-
1陆娟,金明,茅权.南通市桶装水卫生质量现状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7):56-56. 被引量:1
-
2张兆强,彭琦.2000~2004年湖南省市售桶装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983-984. 被引量:10
-
3申明霞,何青,向世平.2001~2004年贵州铜仁地区桶装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4,10(5):298-298. 被引量:1
-
4黄光前,方向明,高淑欣,崔晓燕,胡伟,王伟亚.饮水机配套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检测[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5):45-46. 被引量:4
-
5江萍,陈欢,郑琼.2001~2003年椒江区桶装饮用纯净水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75-75. 被引量:4
-
6史风梅,高艳霞,苏吉荣.泰安市2001-2004年桶装饮用水的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49-1749. 被引量:4
-
7沈炜.2005年无锡市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分析[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北京),2005,7(12):57-58. 被引量:1
-
8王淑艳.2001—2004年天津蓟县桶装饮用水细菌学指标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2):145-145. 被引量:3
-
9纪峰,崔崇威,李圭白,刘旸,冯文涛.桶装水空桶和桶盖的杀菌消毒和清洗技术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2):27-29. 被引量:8
-
10薛华,朱圣陶.苏州市相城区桶装水与饮水机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6,17(2):34-3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4
-
1钱红,黎俊宏,王珮.2017—2018年常州市学校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0(20):2839-2841. 被引量:7
-
2王佳,张超美.渝中区学校课间饮用水微生物学检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2):142-143.
-
3牛小茹,李海燕.濮阳市学校桶装饮用水食品安全状况调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29(3):44-45.
-
4徐述坚.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124-126. 被引量:21
-
5陈松,李红,周汉洪.达州市城区居民桶装水饮用安全意识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6,32(9):1277-1278. 被引量:2
-
6孙志宏,韩冰.某医院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6,22(6):449-450. 被引量:1
-
7张华.浅析桶装饮用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环球市场,2016,0(15):26-27.
-
8朱华蓉,郝鹏鹏,魏思雨.北京市售桶装饮用水中双酚A的污染水平[J].包装工程,2017,38(1):103-107. 被引量:4
-
9吴玲,朱广奎.2016年徐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17,31(10):732-732. 被引量:4
-
10潘少兵,邱凤仙,陈茜.2016年夏季安庆市饮水机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1):91-93. 被引量:4
-
1刘印国,闫杰,齐林.影响卫生监督工作水平的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2003(4):18-18.
-
2史宁,纪春芳.天津市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初探[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2,13(1):49-50. 被引量:1
-
3丁忠土.医院预防性卫生监督要点[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4):209-210. 被引量:1
-
4赵同刚.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依法做好血液安全监督工作[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6):406-409. 被引量:2
-
5蔡立群.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督要点[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12(5):354-356. 被引量:4
-
6齐勇,陈威,张静.试论大型活动的卫生监督[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8(6):268-270. 被引量:3
-
77.4亿人受二手烟危害应尽快立法控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22(4):34-34.
-
8钱峰.河北非法行医要问责[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5,7(15):83-83.
-
9曹禹,韩庆影.大型聚餐活动预防食物中毒监督要点[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2):38-39.
-
10王雪欢,周汐.肉类加工经营企业卫生监督要点与方法的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10(5):304-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