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足鼎立”格局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形态和体系还在建构过程之中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 ,在队伍构成、研究视域和理论倾向等方面 ,基本上可以说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研究组合而成的总体格局。对于这三个领域的研究者来说 ,需要摈弃各种成见、偏见、门户之见 ,在融通、会合和创新方面下功夫 ,同时需要增强原创意识 ,面向实践 ,积极进行理论建构 ,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伟构。
作者
聂锦芳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1-27,共7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哲学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5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3
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共引文献
1350
1
屈永华.
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
.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2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3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4
刘日明.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5
马长山.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6
陈其人.
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
.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7
张文喜.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
.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8
谭培文.
利益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疑难的戈尔迪之结[J]
.南京社会科学,2004(8):10-16.
被引量:3
9
赵玲.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10
赵德宇.
日本近代化溯源——洋学[J]
.日本学刊,2004(4):136-149.
被引量:2
<
1
2
3
4
5
…
135
>
同被引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3
1
张成诗.
对知识分子政治问题的思考[J]
.行政与法,2004(9):80-82.
被引量:1
2
王晓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及其辩证解读[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1):49-51.
3
殷华成.
论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思想位移与当代焦点[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110-1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徐清泉.
国情因素影响下的知识分子及其理性认同[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4):42-49.
被引量:2
1
聂锦芳.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总体格局[J]
.哲学动态,2001(11):15-18.
2
聂锦芳.
当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潮及其社会效应[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45-51.
被引量:1
3
吕嘉.
关于价值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1998(5):10-15.
被引量:2
4
杨国荣.
意义之域: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向度--从生活世界说起[J]
.哲学动态,2008(2):5-8.
被引量:3
5
孙正聿,杨晓.
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J]
.哲学研究,2011(3):3-9.
被引量:19
6
王锐生.
唯物史观:25年来的出“新”[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3):4-9.
被引量:2
7
“文本学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J]
.学术界,2012(8).
8
胡日查,綦军.
关于“和平与发展”论断的理论意义[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64-67.
9
徐向阳.
自然美的发现:人类中心主义的退场与生态美学的反思[J]
.艺苑,2015(3):30-33.
10
徐晨.
对“内圣外王”思想现代转化的反思[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1-23.
<
1
2
>
学术研究
200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王本朝
邹琳琳
黄小燕
周德仓
王岗
孟匀
彭敏
李重
郑国民
相关机构
西南大学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相关主题
语体文
白话文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