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研究性学习评价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3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Work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性学习评价要既立足于对整个学习小组的评价 ,又关注个人在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必须首先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同时必须把研究性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重点 ,才能搞好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工作。
作者
李晓玉
冯福志
机构地区
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
出处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1期89-91,共3页
Journal of Chendu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过程
评价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8
1
胡斌武.
学习策略的结构探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7(3):121-123.
被引量:25
2
李金芬.
研究性学习评价与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关系[J]
.云南教育,2004(23):27-28.
被引量:1
3
王正然,单美玲,许晶,赵振东.
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89-1090.
被引量:21
4
王新民 ,李运萍 .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及演变历程[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5):81-84.
被引量:3
5
何秋华,唐新发.
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42-44.
被引量:26
6
彭寿清.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5,26(4):68-71.
被引量:7
7
马楠,师守祥.
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
.未来与发展,2005,26(3):54-56.
被引量:1
8
王华林.
评价量表——“研究性学习”的保障与完善[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3):46-48.
被引量:2
9
贡建伟,曹曦东.
研究性学习策略引入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实验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7,28(4):82-85.
被引量:11
10
霍益平.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
1
2
>
引证文献
3
1
贡建伟,曹曦东.
研究性学习策略引入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实验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7,28(4):82-85.
被引量:11
2
王莉.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维审视[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4):15-16.
被引量:6
3
孙兰.
构建高校体育选修课探究性学习模式[J]
.运动,2011(13):122-1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唐凤成.
“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35-36.
被引量:1
2
任淑慧.
健美操课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3):120-122.
3
刘华.
研究性学习策略用于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的实验研究[J]
.科技信息,2010(8):252-253.
4
孙兰.
构建高校体育选修课探究性学习模式[J]
.运动,2011(13):122-123.
被引量:1
5
赵琳,刘志军.
多维视角下研究性学习评价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2):149-150.
被引量:2
6
刘清华.
如何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6):122-123.
被引量:5
7
徐士志.
研究性教学下学生自主选择选修项目及分层考核初探——以高校体育选修课为例[J]
.北方文学(下),2013(10):240-240.
8
王涛.
研究性学习中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6):66-67.
被引量:3
9
李忠山.
篮球专选研究性学习的策略运用研究[J]
.知识经济,2014(9):135-136.
10
曾燕.
论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相应评价机制的构建[J]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4(3):32-34.
<
1
2
>
1
方得红.
评价是突破课改的瓶颈[J]
.新课程(下),2014(4):39-39.
2
严李强,姜军.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
.西藏科技,2008(9):22-23.
被引量:1
3
石柏忠.
高中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2007(11):77-78.
4
双灵仙,侯建平.
解读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转移[J]
.中国农村教育,2006(9):58-58.
被引量:1
5
许俊良.
多元化研究性学习评价刍议[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0(10):9-10.
被引量:5
6
王天蓉.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评价[J]
.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01(11):30-31.
7
沈之菲.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J]
.上海教育科研,2001(5):21-23.
被引量:18
8
张其志,吴文刚.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2):56-58.
被引量:2
9
唐楷乐.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模式[J]
.青年教师,2003(3):34-36.
10
邹春杰.
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
.考试周刊,2009(49):129-129.
<
1
2
>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温治
王国栋
李孟国
刘相华
赵金洲
唐余勇
张欣欣
陆永军
朱维耀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主题
数学模型
信号调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