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史实为据 ,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批判传统思想文化的潮流。认为这种批判 ,其范围涉及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社会伦理、妇女解放、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表现出相当彻底和全面的思想解放要求 ,其态度也十分激烈。指出“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辛亥革命时期几乎都已提出来了。因此可以说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 ,是“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也是“五四”
作者
胡绳武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80,共9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主共和国
儒家思想
宗法伦理思想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4
1
新青年之新宣言[J].新青年,1923,6(1).
2
沈寂.《论陈独秀早期的民主思想》,载《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沧会论文集)下册.
3
龚书铎.《辛亥文化革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载《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沧会论文集)下册.
4
胡绳武,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5
时论,《二十世纪之中国》[J].国民报,.
6
邹容 张枏 王忍之编.《革命军》[A].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C].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649页.
7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A]..《章太炎全集》(四)[C].,.第177、179页.
8
顾盼十方尊者.《论民权》[J].中国旬报,1900,(18).
9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第41页.
10
“说国民”[J].国民报,.
<
1
2
3
4
5
>
共引文献
98
1
周育民.
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统一"——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苏沪行政关系[J]
.史林,2002(B06):22-28.
被引量:1
2
张元隆.
辛亥时期上海知识界的国家观念[J]
.史林,2002(B06):35-38.
3
邵雍.
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帮会[J]
.史林,2002(B06):53-57.
4
华强.
辛亥前后上海青年妇女的解放运动与从军运动[J]
.史林,2002(B06):62-66.
被引量:1
5
臧运祜.
论各省代表会与中华民国的创建[J]
.民国档案,2002(1):38-47.
被引量:3
6
池子华.
流民与近代盗匪世界[J]
.安徽史学,2002(4):36-42.
被引量:7
7
李喜所.
辛亥革命与思想启蒙[J]
.历史教学,2001(10):5-10.
8
周雷鸣.
光复会与辛亥江苏光复——兼论光复会的消亡[J]
.南京社会科学,2004(12):46-53.
被引量:3
9
刘增合.
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J]
.近代史研究,2000(2):237-265.
被引量:51
10
周秋光.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J]
.近代史研究,2000(6):107-139.
被引量:27
<
1
2
3
4
5
…
10
>
同被引文献
66
1
郭绪印.
辛亥革命与上海革命派报业[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54-59.
被引量:3
2
李静.
法律移植中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互动──辛亥革命时期法制建设的启示[J]
.当代法学,2001,15(9):15-18.
被引量:4
3
林家有.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68-79.
被引量:7
4
段云章.
陈炯明与辛亥革命[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80-91.
被引量:1
5
田海林.
辛亥革命前后儒家文化的命运——对清末民初“尊孔读经”问题的考察[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85-90.
被引量:5
6
史全生.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热”[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3):10-16.
被引量:2
7
郑永华.
辛亥时期会党社会心态之变化[J]
.清史研究,2000(1):7-13.
被引量:11
8
史革新.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西学传播[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6):50-57.
被引量:5
9
陈永森.
辛亥革命时期公民权利思想的启蒙[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81-88.
被引量:4
10
李喜所.
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的变迁[J]
.史学集刊,2003(1):38-47.
被引量:8
<
1
2
3
4
5
…
7
>
引证文献
5
1
刘继承.
CIO的“运势”之道[J]
.企业管理,2006(5):100-101.
2
刘志鹏.
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述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65-69.
3
银燕.
评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潮——革命派社会主义[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3):13-16.
4
谷小水.
辛亥革命与早期共产党人的思想启蒙[J]
.南京社会科学,2012(1):142-148.
被引量:2
5
朱宗震.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新探索[J]
.浙江社会科学,2002(4):137-14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杨天树.
从百家争鸣到求同存异——辛亥革命的性质述论[J]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4):10-16.
被引量:1
2
杨天树.
世纪回望 是非成败从头说——辛亥革命的地位述论[J]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1):26-32.
被引量:3
3
魏明枢.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比较思考[J]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1):24-28.
4
刘志鹏.
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述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65-69.
5
周兴樑.
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奠基石[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6):27-34.
被引量:2
6
史春风.
新世纪以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66-70.
被引量:1
7
黄俏凤.
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的回顾与新思考[J]
.黑龙江史志,2012(10):33-37.
被引量:1
8
崔志海.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15(3):134-153.
被引量:7
9
保虎.
走自己的路:建党百年中国道路自信的生成逻辑及提升路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3):27-43.
被引量:6
10
孟玲洲.
百年审视与反思:近两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进展[J]
.南方论丛,2013,0(3):28-36.
被引量:1
<
1
2
>
1
王伟.
清代以来儒家宗法伦理思想对索伦鄂温克氏族组织的影响[J]
.原道,2013(1):127-139.
被引量:1
2
李媚,周佳林.
浅析明代中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J]
.现代企业教育,2009(8):144-145.
3
钟军.
浅谈章学诚的女才观[J]
.黑龙江史志,2010(13):43-44.
4
沈世峰.
五四运动与七八年思想解放运动的渊源流变[J]
.理论与改革,1999(1):29-31.
被引量:3
5
邓梅花.
大清国俗——冰嬉考略[J]
.兰台世界(下旬),2012(7):85-86.
被引量:5
6
姜建芳.
吴佩孚与五四运动的渊源探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4):81-83.
被引量:4
7
陈冀.
《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J]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0(4):104-104.
8
陈文联.
“五四”时期“自由恋爱”思潮述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6):89-93.
被引量:12
9
彭伟伟.
李大钊与新村主义[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23(5):92-97.
10
袁伟时.
新文化运动的渊源[J]
.开放时代,1999(6):72-74.
<
1
2
>
学术月刊
200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任慧平
杨柯
任玲
杨才福
王春
刘宗昌
王海燕
柴凤梅
宋永会
相关机构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钢铁研究总院
相关主题
含铜
铁回收率
铁矿石
矿石
磁性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