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退耕还林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查
被引量:1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04年第9期4-13,共10页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同被引文献16
-
1蒋远胜,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S1):61-69. 被引量:11
-
2张春光.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6(1):32-38. 被引量:17
-
3罗颂新.着眼全面小康 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2):151-152. 被引量:2
-
4孙书安,张永生,李战国,卢雅丽.河南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35(7):5-7. 被引量:8
-
5赖昭瑞,汪冬梅.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证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5):20-23. 被引量:3
-
6马成文,包研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指标与方法完善探讨[J].时代经贸(下旬),2006(9):31-33. 被引量:5
-
7陈丽霞.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3):69-71. 被引量:4
-
8支玲,杨明,王焕良,田治威,卿向阳.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西部为例[J].林业经济,2009(5):51-57. 被引量:16
-
9戴广翠,赵金成,蒋立,张志涛,梁丹.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退耕农户生计外推分析[J].林业经济,2009(9):48-55. 被引量:6
-
10刘璨,武斌,鹿永华.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J].林业经济,2009(10):41-46.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8
-
1冯晓雪,李桦.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的退耕还林农户收入研究——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300-4303. 被引量:1
-
2石德荣.海晏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青海农林科技,2011(4):21-23. 被引量:1
-
3张超,彭道黎,谢晨,黄东.西南地区退耕还林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1(6):21-26. 被引量:17
-
4李国玲.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与连片扶贫攻坚中农户增收措施探讨[J].安康学院学报,2014,26(3):39-42. 被引量:1
-
5支玲,阮萍.西部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以鹤庆县、织金县、安定区、宜川县为例[J].财经科学,2015(12):126-136. 被引量:2
-
6王红萍.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6,33(6):72-73. 被引量:1
-
7柳冬青,张金茜,巩杰,钱彩云.陇中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强度-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时空关系研究——以安定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2):637-648. 被引量:51
-
8骆义波,毛威,季碧勇.浙江省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历程与展望综述[J].浙江林业科技,2024,44(5):140-146.
-
1龙婷婷.从生态战略到惠民政策的退与还——四川退耕还林工程十五年回眸[J].绿色天府,2015,0(1):30-31.
-
2郑实和.退耕还林要植管并重[J].云南农村经济,2007(6):51-52.
-
3退耕还林铸就绿色丰碑[J].新疆林业,2015,0(6):4-6. 被引量:1
-
4王念.结合退耕还林还草调整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的对策[J].云南农村经济,2002(1):40-43.
-
5奉化:以“美丽”破藩篱 拓基层改黼[J].宁波通讯,2016,0(13).
-
6庞锁平.对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思考[J].榆林科技,2004(4):47-49.
-
7彭珂珊,王继军.浅析退耕还林还草的地位与作用[J].广东林勘设计,2003(2):6-10. 被引量:1
-
8陈艳.小议新时期如何提高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水平[J].剧作家,2016,0(6):174-174. 被引量:1
-
9白灵,郝瑞玲.科左后旗退耕还林工程现状及问题研究[J].内蒙古统计,2009(5):39-41. 被引量:1
-
10惠振江,康文伟,狄龙.对榆林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思考?[J].陕西林业,2004(1):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