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 被引量:59

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教唆犯是广义教唆犯 ,它具有两种表现方式 ,即狭义教唆犯和以教唆的行为方式实施的间接正犯。狭义教唆犯是人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教唆犯 ,它只具有从属性 ;以教唆的行为方式实施的间接正犯仅具有独立性。从解释论上看 ,我国现行刑法第2 9条第 2款的规定是处理以教唆的行为方式实施的间接正犯的正确法律根据 ;从立法论上看 ,应该采取分立条文规定狭义教唆犯和间接正犯的立法模式。 The solicitation stipulated in our criminal law is of broad sense. It has two kinds of behavior ways, namely, narrow sense solicitation and instigated indirect criminal. Narrow sense solicitation is the usual solicitation mentioned by people, which has only dependent character; while instigated indirect criminal has only independent character. From the theory of hermeneutics, the 2nd paragraph of article 29 of our current criminal law is the proper legal basis to punish the instigated indirect criminal. From the legislative theory, we should use two separate clauses to stipulate the narrow sense solicitation and the indirect criminal respectively.
作者 何庆仁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57,共13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w
关键词 刑法 教唆犯 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 立法模式 中国 solicitation, dependent character of solicitation, indirect criminal, legislative mod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 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以下.
  • 2[日]大塚仁 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5、445-446页.
  • 3[日]大谷实 黎宏译.《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377页.
  • 4[德]李斯特 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1页.
  • 5[德]耶塞克 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 6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 7[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中的共犯规定》[A].[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重要问题》第2卷[C].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第125页.
  • 8陈兴良.《历史的误读与逻辑的误导—评关于共同犯罪的修订》[A].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 9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7(2):62-66. 被引量:26
  • 10[日]大塚仁 冯军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第280页.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678

同被引文献475

引证文献59

二级引证文献7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