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
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出与玉米木薯等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相比,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具有原料成本低、加工成本低、综合利用潜力大等突出优点,发展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是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的最佳办法。同时,发展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可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蔗梢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作者
李奇伟
戚荣
张远平
机构地区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出处
《甘蔗糖业》
2004年第5期29-33,44,共6页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关键词
甘蔗生产
燃料乙醇
能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
发展
产业链
玉米
木薯
生态效益
分类号
TS26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463
引证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311
参考文献
4
1
陈子云.
能源甘蔗的开发与利用[J]
.甘蔗糖业,2003,32(2):25-27.
被引量:28
2
许琳.
对制约中国糖业发展的成因调查[J]
.甘蔗糖业,2003,32(5):47-51.
被引量:6
3
焦念民,胡志江.
2002跨2003年制糖期的中国糖业[J]
.甘蔗糖业,2003,32(6):37-41.
被引量:4
4
刘汉德,谭中文.
我国糖业发展问题探讨[J]
.甘蔗糖业,2002,31(5):46-4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骆君骕甘蔗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77-100.
2
钮公藩.
赴巴西、古巴、墨西哥和泰国糖业考察报告(上)[J]
.广西蔗糖,2001(1):54-59.
被引量:11
3
钮公藩.
赴巴西、古巴、墨西哥和泰国糖业考察报告(下)[J]
.广西蔗糖,2001(2):53-59.
被引量:10
4
鲍云樵.
论我国后续能源发展战略[J]
.科技导报,2002,20(11):47-4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38
1
曾慧,游建华,何为中,李松,刘红坚,莫磊兴.
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系桂辐97-18的选育[J]
.中国糖料,2004,26(4):10-12.
被引量:2
2
王贵华.
甘蔗的饲料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J]
.甘蔗(福建),2004,11(3):42-45.
被引量:6
3
王贵华.
甘蔗的饲料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J]
.中国糖料,2004,26(3):54-56.
被引量:2
4
任万忠,刘益民.
滚滚车轮向战场——沈阳军区强化汽车运输分队战时保障能力纪事[J]
.汽车运用,2005(3):27-29.
5
谭显平.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矛盾的最佳途径[J]
.甘蔗糖业,2004,33(3):19-22.
被引量:12
6
田春龙,郭斌,刘春朝.
能源植物研究现状和展望[J]
.生物加工过程,2005,3(1):14-19.
被引量:65
7
游建华,莫磊兴,曾慧,李松,何为中,刘红坚.
利用^(60)Co-γ辐射诱变育成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种桂糖22号[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5):552-556.
被引量:7
8
何炎森,李瑞美,翁锦周.
能源甘蔗的开发利用[J]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4):36-38.
被引量:5
9
吴松海,林一心,潘世明,李瑞美,李海明,吴水金.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J]
.中国糖料,2006,28(2):58-60.
被引量:14
10
游建华,李松,何为中,莫磊兴,曾慧,刘红坚.
^(60)Coγ辐射诱变育成甘蔗新品种桂糖22号[J]
.核农学报,2006,20(2):95-98.
被引量:22
<
1
2
3
4
>
同被引文献
463
1
余森艳,李志红.
甘蔗百香果热带复合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J]
.轻工科技,2020,0(4):1-4.
被引量:13
2
黄祖新,陈由强,张彦定,陈如凯,许莉萍.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发酵技术的进展[J]
.酿酒科技,2007(10):81-84.
被引量:10
3
田沈,徐鑫,孟繁燕,白罚利,杨秀山.
木质纤维素乙醇发酵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221-224.
被引量:17
4
王燕飞,刘华君,张立明,杨洪泽.
栽培甜菜的种类及利用价值[J]
.中国糖料,2004,26(4):43-46.
被引量:24
5
黎大爵.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甜高梁酒精燃料产业[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z1):168-171.
被引量:7
6
陈为健,程贤甦,陈跃先,方华书,李勉钧,陈云平.
硫酸法测定花生壳中木质素的含量[J]
.闽江学院学报,2002,23(6):72-73.
被引量:4
7
谭显平.
甘蔗作车用乙醇原料比其他作物更有优势[J]
.甘蔗糖业,2009,38(1):16-23.
被引量:3
8
蒲海燕,李影球,李梅.
紫苏的功能性成分及其产品开发[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2):133-137.
被引量:75
9
何淑芳,孙君社,苏东海.
燃料乙醇在中国发展利用[J]
.食品科学,2005,26(z1):166-169.
被引量:8
10
韩丽,李福臣,刘洪富,苗光治,唐晓珍.
紫苏的综合开发利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24-26.
被引量:68
<
1
2
3
4
5
…
47
>
引证文献
51
1
曾麟,王革华.
中国能源农林业的现状、意义及发展战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20-24.
被引量:11
2
庄东萍,潘伟彬.
发展能源作物 应对能源紧张[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7(4):125-126.
被引量:4
3
马欢,刘伟伟,张无敌,刘士清.
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
.能源工程,2006,26(2):29-33.
被引量:13
4
吴松海,林一心,潘世明,李瑞美,李海明,吴水金.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J]
.中国糖料,2006,28(2):58-60.
被引量:14
5
曾麟,安玉兴,李奇伟.
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经济分析[J]
.甘蔗糖业,2006,35(2):15-19.
被引量:14
6
蔡文燕,吴水金.
能源甘蔗—甘蔗糖业发展的新亮点[J]
.甘蔗糖业,2006,35(3):22-25.
被引量:9
7
罗亚红,周正邦,周祥.
贵州能源甘蔗的发展前景[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133-134.
被引量:1
8
曾麟,王革华.
中国甘蔗燃料乙醇生产的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性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06,24(4):46-49.
被引量:17
9
李杨瑞,谭裕模,李松,杨荣仲.
甘蔗作为生物能源作物的潜力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4):742-746.
被引量:41
10
戚荣,江永.
我国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潜力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2006,33(12):24-27.
被引量:9
<
1
2
3
4
5
6
>
二级引证文献
311
1
包东娥,高尚,单长卷.
镧对铬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6):15-19.
2
吴伟光,仇焕广,徐志刚.
生物柴油发展现状、影响与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298-302.
被引量:46
3
韩锐,吴鹏,曹瑜,马根,马小珍,马志鹰,许悟,曹毅,乔代蓉.
酸性环境中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2):520-524.
4
欧珍贵,黎青,罗亚红,田大清,周正邦.
贵州木薯产业发展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5):27-29.
被引量:9
5
司晶星,范桂侠.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开发及其应用现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118-118.
被引量:9
6
邹毅,李楠.
甘蔗酒、卡沙萨酒和朗姆酒的比较研究[J]
.轻工科技,2013,29(11):1-3.
被引量:3
7
张敏,曹燕子,李志斌.
燃料乙醇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4):89-91.
被引量:7
8
李苗苗,于淑娟.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
.酿酒科技,2007(6):111-113.
被引量:9
9
苏小军,熊兴耀,谭兴和,刘明月.
燃料乙醇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4):480-485.
被引量:22
10
徐艳,王雪松,曾千春.
甘蔗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6):921-925.
被引量:5
<
1
2
3
4
5
…
32
>
1
韦芬隆.
甘蔗冬育苗春移栽产量高[J]
.农家之友,1994,0(11):11-12.
2
芬隆.
甘蔗冬育苗春移栽产量高[J]
.农家之友,1996,0(12):7-7.
3
许北鸥,习羽.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7):16-16.
被引量:8
4
魏玉忠.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4):41-42.
被引量:9
5
陈中爱,曾海英,董宏伟.
酶法提取糖渣蛋白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13,38(6):236-241.
被引量:7
6
李金灯.
甘蔗冬植能增产[J]
.福建农业,1997,0(1):6-6.
7
岑华.
新台糖一号栽培技术[J]
.农家之友,1994,0(7):11-11.
8
苏志坚.
加速推广沼气技术 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J]
.福建农业,2008(4):33-33.
9
林善民.
甘蔗梢叶资源的开发应用技术[J]
.技术开发与引进,1989(6):8-10.
10
崔登维.
不育系种子浸种催芽技术[J]
.种子世界,1990(2):32-32.
<
1
2
>
甘蔗糖业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王安潮
黎元
秦少华
梧永宁
韦建华
刘伟
张洪明
张颖新
李巧玲
相关机构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聊城市人民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化学工业公司
相关主题
急性氨中毒
氨中毒
救治分析
急救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