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律上利害关系”新表述——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生成模式探析
被引量:
48
A new explanation of interested relations in law-An analysis of the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given to an interested pers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法律上利害关系”由以下三个要件构成 :利害关系人公法上的权利 ;成熟的具体行政行为 ;公法上的权利与成熟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这三个要件共同构成了“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认定标准。本文还详细论述了各个构成要件本身的内涵及其考量因素。
作者
张旭勇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1-48,共8页
Journal of Th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关键词
利害关系人
公法
具体行政行为
要件
法律
原告资格
权利
生成模式
表述
成熟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052
同被引文献
399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205
参考文献
22
1
沈福俊.
论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认识及其发展[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5):3-7.
被引量:59
2
周汉华.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审查[J]
.中国法学,1991(6):108-111.
被引量:24
3
高家伟.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J]
.法商研究,1997,15(1):66-70.
被引量:59
4
章剑生.《行政诉讼法基本理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以下.
5
江必新.《关于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0.5.11.
6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 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157页.
7
陈兴良.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J]
.法学研究,2000,22(1):3-18.
被引量:370
8
王涌.《私权救济的一般理论》[J].人大法律评论,2000,:65-65.
9
陈秀清.《行政法上法律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载翁岳生主编.《行政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13—215页.
10
[奥]凯尔森 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第Ⅱ页,第11页.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朱维究,胡卫列.
行政行为过程性论纲[J]
.中国法学,1998(4):67-73.
被引量:67
2
王世洲.
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
.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3
樊文.
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7
4
曾宪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科学体系的设想[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4(1):21-30.
被引量:6
5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204.
6
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492页.
7
王连昌.行政法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223.
8
(台湾)廖义男.国家赔偿法(增订二版).(台湾)三民书局,1998.141-142,69-70.
9
[日]古崎庆长.公务员之不作为与国家赔偿责任.(台湾)罗明通.国家赔偿法上公权力概念之比较研究.(台湾)自版,1996.273-287.
10
董保城.怠于执行职务国家赔偿责任之探讨[J].(台湾)政大法学评论,1998,(53):111-125.
共引文献
1052
1
曲新久.
刑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本质把握——兼评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之争[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4):99-110.
被引量:3
2
童德华.
刑事合规司法效果的厘定及其刑法证成[J]
.政治与法律,2023(2):63-76.
被引量:9
3
刘明祥.
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及其完善路径[J]
.政法论坛,2023,41(3):81-94.
被引量:1
4
段阳伟.
“量的构成要件”独立性地位之提倡[J]
.刑事法评论,2019(1):77-92.
被引量:1
5
刘欣琦,肖红.
论履行判决中行政主体法定职责的认定[J]
.湘江法律评论,2022(1):253-264.
6
柳洁,彭永雄,曾城.
流量造假行为刑法规制的合理性判断[J]
.社会科学家,2022(11):121-128.
7
曹国龙.
债权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标准[J]
.司法改革论评,2023(1):250-271.
8
薛铁成.
逃税罪法律适用异化之法解释学释疑——以“范某某逃税案”为视角的展开[J]
.贸大法律评论,2019(1):3-11.
9
郑旭江,杨兴培.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立法一体化的提出和构想[J]
.经济刑法,2020(1):3-24.
被引量:1
10
王秀梅,戴小强.
论违法多元性的理论依据与归责原则[J]
.刑法论丛,2022(2):106-140.
同被引文献
399
1
黄宇骁.
行政法上权利观念的对立及其消解[J]
.中国法学,2023(3):162-181.
被引量:3
2
吴欢.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逻辑与底蕴[J]
.荆楚法学,2022(4):85-96.
被引量:5
3
杜强强.
法律违宪的类型区分与合宪性解释的功能分配[J]
.法学家,2021(1):68-79.
被引量:17
4
赵宏.
中国式保护规范理论的内核与扩展——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为观察视角[J]
.当代法学,2021,35(5):86-98.
被引量:12
5
翟翌,李慧玲.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处理中利益衡量位阶体系的构建及运作模式[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4):155-162.
被引量:2
6
谢明睿.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中的利害关系[J]
.公法研究,2021(1):46-86.
被引量:4
7
王锡锌.
行政过程中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J]
.中国法学,2001(4):75-90.
被引量:103
8
胡玉鸿.
关于“利益衡量”的几个法理问题[J]
.现代法学,2001,23(4):32-38.
被引量:89
9
蔡金荣,陈晓忠.
理念·制度·实践:完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三维路径[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2):72-76.
被引量:1
10
李秀群.
司法中的利益衡量——一个博弈论的分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1):73-7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8
1
曹国龙.
债权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标准[J]
.司法改革论评,2023(1):250-271.
2
张松波.
论投诉类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的对象——对《行诉解释》第十二条第(五)项的再解释[J]
.东南法学,2021(2):150-162.
3
王红建.
行政协议第三人原告资格认定标准[J]
.东南法学,2021(2):120-134.
被引量:1
4
张红,孙悦.
房屋征收补偿行政诉讼之适格原告[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4(1):221-241.
5
余雅蓉.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判定标准研究——王春等诉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案评释[J]
.公法研究,2019,0(1):1-45.
被引量:3
6
高新华.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其得失评价——以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有关司法解释为对象[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6(6):42-50.
被引量:5
7
唐晔旎.
论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中的运用[J]
.行政法学研究,2005(2):92-99.
被引量:4
8
余凌云,郎小凤.
对行政诉讼起诉资格作用的再认识[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20-25.
被引量:3
9
徐丽华,柳清.
论国家赔偿中的因果关系——以赋权行政行为为视角[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1):46-49.
10
蔡金荣,胡小双.
略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兼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重构[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50-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5
1
徐明,卢文道.
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侵权诉讼司法政策——以中美判例为中心的分析[J]
.证券法苑,2019(3):903-944.
2
涂玄,卞琳.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公益诉讼制度之建构研究[J]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5):158-168.
3
曹国龙.
债权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标准[J]
.司法改革论评,2023(1):250-271.
4
湛中乐,靳澜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育立法变迁及其制度发展[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0(4):5-25.
被引量:12
5
何天文.
举报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最高人民法院第77号指导案例裁判逻辑的检视[J]
.南开法律评论,2021(1):122-134.
被引量:1
6
奚英,张伟.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的法律适用探析[J]
.法制与经济,2021(9):51-57.
7
何源.
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困境及其纾解[J]
.法商研究,2022,39(3):57-70.
被引量:8
8
罗仙凤.
《行诉解释》中投诉举报人原告资格条款的法解释学分析[J]
.法律方法,2020,26(2):273-286.
被引量:1
9
李凌云.
论行政举报的宪法依据[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2(1):124-140.
被引量:1
10
张松波.
论投诉类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的对象——对《行诉解释》第十二条第(五)项的再解释[J]
.东南法学,2021(2):150-162.
1
阎静.
国家权力的生成模式与公民选举权的实现机制[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2):76-77.
2
莫洪宪,罗钢.
无罪推定生成模式对刑讯逼供之反制[J]
.人民检察,2015,0(6):30-33.
3
程宗璋.
浅谈行政诉讼第三人[J]
.地方政府管理,1998(4):28-29.
4
王克稳.
论行政诉讼中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以两案为例[J]
.行政法学研究,2013(1):38-45.
被引量:23
5
陈颖.
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发展问题的认识[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133-137.
6
张宝华.
行政诉讼法上的法律上利害关系[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9):128-129.
被引量:2
7
刘元美.
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5X):90-91.
8
孙福利.
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J]
.职业技术,2006(14):207-207.
9
沈福俊.
论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认识及其发展[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5):3-7.
被引量:59
10
郭怡萱.
选举权的实现机制与国家权力的生成模式[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8(1):39-40.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