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国内尼采哲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1
China's Study of Nietzsche Philosoph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31-33,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参考文献16
-
1汪顺宁.权力意志与艺术——论尼采美学的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02(4):61-67. 被引量:10
-
2张辉.尼采审美主义与现代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9-184. 被引量:8
-
3梦海,陈新.肯定的原理——论尼采的“命运之爱”[J].史学理论研究,2001(2):129-133. 被引量:1
-
4李洁.试论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历史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20. 被引量:2
-
5李知恕.论尼采的哲学解释学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2-57. 被引量:2
-
6董立河.论尼采的反科学主义思想资源[J].天津社会科学,2002(3):31-36. 被引量:3
-
7梦海,田吉述.人性的,太人性的——论尼采的人道主义及其现代意义[J].长白学刊,2002(4):39-43. 被引量:2
-
8叶秀山.试释尼采之“永恒轮回”[J].浙江学刊,2001(1):5-11. 被引量:5
-
9陈君华.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3):34-36. 被引量:1
-
10陈炎.尼采的“永恒循环”:一种难以成立的形而上假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2):53-5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60
-
1彭富春.走出后现代话语──论博德尔关系构成的思想[J].哲学研究,1999(1):45-52. 被引量:11
-
2梦海.论尼采的历史哲学——从“反时代史观”到“永恒回归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1998(2):99-108. 被引量:3
-
3E·卡西勒.《启蒙哲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
4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92页.
-
5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32-147页.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567页.
-
7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73页.
-
8尼采.偶像的黄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06-107.
-
9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页,第10页,第13、15页.
-
10尼采 黄明嘉译.快乐的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39
-
1黄菲蒂,杨经建.从实践本体论哲学到个体生存论美学:王国维“感悟诗学”的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248-251.
-
2汪顺宁.20世纪中国的尼采研究[J].哲学动态,2002(6):42-45. 被引量:2
-
3景泉.德勒兹论权力意志[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6-42. 被引量:1
-
4杨茂明.试析尼采的“永恒轮回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40-45. 被引量:3
-
5梁中贤.论尼采的古希腊情结[J].学术交流,2006(5):10-14. 被引量:2
-
6肖光琴.生命美学理论的哲学缺陷[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3(1):34-36.
-
7院成纯.作为生命视角的权力意志——尼采晚期的生命学说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19-22. 被引量:2
-
8韩玲玲.“查拉图斯特拉”是“超人”么? 超人是谁?[J].陇东学院学报,2009,20(6):75-77.
-
9吴投文.论西方生命思想的理论进路及其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6):727-732. 被引量:4
-
10童建安.试论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4):210-211.
同被引文献2
-
1[2]顾明远.创新教育新论序言[M].东方出版中心,2001.
-
2[3]周元武.创新教育评价序二[M].东方出版中心,2001.
-
1翟恒兴,蔡秀芳.无根能固吗?──解构主义新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43-46.
-
2刘飞.苏格拉底对德性的“技艺类比”[J].哲学动态,2010(12):40-46. 被引量:2
-
3翟恒兴.“解构”与“解构主义”之辨[J].社会科学战线,2006(2):274-276. 被引量:4
-
4巩英洲.“天人合一”的意蕴及指向[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0,22(2):54-57. 被引量:1
-
5聂锦芳.为什么要突出文本研究的基础性地位?[J].理论视野,2009(4):9-12. 被引量:4
-
6姚昆群,姚昆田.研究孔子要注意孔子的真实思想——读《檀弓》[J].孔子研究,1990(2):114-115.
-
7吴震.论颜茂猷的思想特质[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42-54. 被引量:1
-
8徐圻.从波普尔对古希腊哲学的诠释看他的科学观和哲学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4):12-17.
-
9景玉祥.论《老子》的“小国寡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1):13-15.
-
10赵亚琼.简析罗尔斯思想研究的两种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09(2):43-4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