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德法同构”的治国方略
被引量:1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参考文献3
-
1余源培.《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文汇报》,2001年4月29日.
-
2.《江泽民七一讲话》[N].《人民日报》,2001年7月.
-
3.《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共引文献190
-
1唐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
2李铁映.国体和政体问题[J].政治学研究,2004(2):1-6. 被引量:11
-
3高飞.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综述[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4):79-83. 被引量:4
-
4任兆银.执政党在我国宪政建设中的角色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1(6):39-41.
-
5丛鹏.析“9·11”之后俄罗斯的重点外交[J].国际论坛,2002,4(3):1-6. 被引量:1
-
6徐崇温.邓小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哲学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4):9-14. 被引量:2
-
7孙国华,王立峰.依法治国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政策与法律关系为中心的考察[J].政治学研究,2002(4):36-39. 被引量:7
-
8徐坚.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及其对各国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01(6):23-28. 被引量:8
-
9王清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1):52-57. 被引量:2
-
10孙建社.对布什上台后中美关系的认识[J].国际论坛,2002,4(1):25-31. 被引量:5
-
1贾波红,曾萍.社会主义建设中德与法的关系[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2):112-112.
-
2李翔海.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理论与现代化,2003(4):19-23.
-
3蒋秋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J].传承,2004,0(5):16-17.
-
4吴春荣,何成学.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柳州党史,2001(2):12-17.
-
5刘杨,郑海味.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J].新西部(理论版),2007(05X):113-114.
-
6王鹏.论我国应当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J].经营管理者,2008(13):117-117.
-
7朱维究:从提出“依宪执政”看执政党的理念转变[J].红旗文稿,2013(6):40-40.
-
8倪瑞.论行政诉讼调解机制引入的基础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6).
-
9吕中伟.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完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2):171-181. 被引量:5
-
10宋美桦,圣国兵.试论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J].福州党校学报,2016(3):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