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关系
被引量:5
Issu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Gymnastics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2,共2页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关键词
竞技体操
可持续发展
举国体制
competitive gymna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of national supporting sport
二级参考文献6
-
1田慧.大众媒介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科学,1998,18(5):14-17. 被引量:17
-
2谢琼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体育的现状和未来[J].体育文化导刊,1999(1):11-12. 被引量:13
-
3王乔君.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的发展与变迁[J].体育文化导刊,1998(4):47-49. 被引量:12
-
4唐宏贵,高雪峰.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1-3. 被引量:15
-
5199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
6周传山,易剑东.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倾向[J].中国学校体育,1998,17(2):70-7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105
-
1臧连明,李建军.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1,8(5):99-103. 被引量:19
-
2周亚辉,卢亮球,张锡庆.影响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85-88. 被引量:1
-
3孟凡会,廖祥龙.黑龙江省垦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5):59-62. 被引量:2
-
4刘玉.论新中国60年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与转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25-31. 被引量:13
-
5韩永红,陶于.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理念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56-58. 被引量:1
-
6韩永红,陶于.雅典奥林匹克精神的思考及其对北京“人文奥运”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9-20.
-
7佟远堂.“体教研合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161-165. 被引量:14
-
8李双军.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田径运动的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101-102. 被引量:3
-
9王昊.社会环境对高校体育发展的影响[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26-126.
-
10马连鹏.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9):93-9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40
-
1李佐惠.2003年广东省少年儿童体操锦标赛调研报告[J].体育学刊,2004,11(4):141-142. 被引量:6
-
2李思民.对90年代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6):46-49. 被引量:52
-
3余绍森.从省第十届运动会体操比赛看我省体操业余训练现状[J].浙江体育科学,1995,17(2):29-33. 被引量:5
-
4肖林鹏,赵云宏.试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J].体育文化导刊,2004(7):36-37. 被引量:9
-
5肖林鹏,李宗浩,裴立新.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1-3. 被引量:46
-
6钟明宝.我国竞技体操50年发展动态的量化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2):11-13. 被引量:10
-
7李毅.以人为本,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90-92. 被引量:3
-
8吴梅.以人为本,抓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109-110. 被引量:5
-
9尹博.重塑人文体育理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6):22-24. 被引量:20
-
10许晓音.从最近三届国际体操大赛探讨我国男子体操队的实力及努力方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70-7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5
-
1苏小波.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评析及我国2008年奥运会夺牌策略[J].体育学刊,2007,14(4):105-107. 被引量:11
-
2布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特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2-14. 被引量:6
-
3唐星星,阳小明,彭远志.四川省第十一届省运会女子少儿体操比赛调研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1,30(2):91-93.
-
4荆光辉,陈艳姣,刘沙鑫.地域视角下我国竞技体操的发展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141-144. 被引量:4
-
5张军舰.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9):104-10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5
-
1吴声光,熊景斌.2007年“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调研与分析[J].体育科技,2009,30(1):41-43.
-
2赵园.广西第11届运动会体操比赛调研与分析[J].体育科技,2008,29(1):68-70.
-
3周曰智,邵斌.第29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分析[J].体育学刊,2009,16(2):85-90. 被引量:17
-
4刘秀峰,亚夏尔.阿不力米提,任力.新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8-10. 被引量:9
-
5徐元玉,周烈.从第40届世锦赛看男子跳马的发展趋势及我国面临的困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42-44. 被引量:1
-
6周曰智.新奥运周期中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J].体育学刊,2010,17(5):77-83. 被引量:13
-
7江洪.大学生体育竞赛的发展战略研究——以河南省“华光”体育活动为例[J].运动,2011(4):67-68.
-
8吴南斐,余顺得,郑松源,蔡玉军.伦敦奥运周期鞍马动作发展趋势[J].体育科研,2011,32(3):67-70. 被引量:4
-
9周曰智.由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世界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66-72. 被引量:24
-
10任秀琪.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女子青少年体操比赛成绩的调查与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4):120-123.
-
1魏玉福.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1):12-13. 被引量:3
-
2张晨玉.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运动,2015(21):93-94.
-
3李忠.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1):101-101.
-
4王春凤.试析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2(2):91-94.
-
5张俊峰.试论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基础教育[J].好家长,2015,0(51):247-247. 被引量:1
-
6李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与篮球训练的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544-546. 被引量:2
-
7张义洪.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求知导刊,2015(22). 被引量:3
-
8陈磊.学校体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5):43-43.
-
9张晨玉.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2):165-167. 被引量:1
-
10何步文,王世哲.甘肃省自行车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J].甘肃科技,2004,20(4):164-16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