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派述评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历史学派在文化人类学史上影响极大,它反对古典文化进化论的片面性,强调人类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类文化,对人类文化必须采取具体的历史的研究。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作者
周志宏
机构地区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行政管理系
出处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5-69,共5页
Journal of Huna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历史学派
文化发生
文化区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5
1
罗艺峰.
从普遍主义、相对主义到文化全元论——音乐人类学发展的“正、反、合”[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16(2):1-7.
被引量:19
2
刘建军.
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3-72.
被引量:17
3
邱仁宗.
卡尔·波普尔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吗?[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3(3):70-76.
被引量:4
4
杨堃,张雪慧.
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史略[J]
.民族研究,1981(4):18-26.
被引量:5
5
韩璞庚.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J]
.哲学动态,1994(9):38-38.
被引量:5
6
李晓艳,王志强.
“双重乐感”的价值阐释[J]
.黄河之声,2010,0(21):15-15.
被引量:4
7
成中英,郭桥.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J]
.人文杂志,2004(6):1-6.
被引量:8
8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被引量:911
9
谢向阳,淦家辉.
什么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对孔德实证主义体系的再认识[J]
.学术探索,2005(2):8-11.
被引量:12
10
李醒民.
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范式”(paradigm)术语吗?[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4):105-107.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8
1
单连春.
由融合到境界:精神文化发展论[J]
.兰州学刊,2006(2):10-12.
2
马晓燕,单连春.
论精神文化发展的动力[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0-123.
被引量:10
3
单连春.
论精神文化发展的路径指向[J]
.前沿,2008(5):17-19.
被引量:2
4
单连春,马晓燕.
形上论·矛盾论·境界论--论和谐文化发展的路径指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22-25.
5
轩传树,胡俊.
西方文化发展的周期性特征及其启示[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3(5):41-45.
被引量:2
6
文飞.
“双重乐感”视角中对四川羌藏乐舞传习的两点关注——基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个案观察[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1):15-20.
7
单连春,何东平.
精神文化发展动力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23(5):64-68.
被引量:1
8
姚作为,刘人怀,田广.
营销研究中国本土化路径选择——基于主导研究范式与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比较[J]
.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7):179-18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韩志磊,张桂芬.
从文艺作品管窥中西体育精神的异同[J]
.长城,2012(4):199-200.
被引量:1
2
郑玉光,张宾.
从美国体育电影谈中西文化差异——以《百万宝贝》为例[J]
.作家,2011(24):195-196.
被引量:2
3
单连春,马晓燕.
形上论·矛盾论·境界论--论和谐文化发展的路径指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22-25.
4
张旺.
科学精神的人文价值[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8-31.
被引量:4
5
李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文化含量[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9-123.
被引量:6
6
胡海波,郭凤志.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整体性视域下的精神生产理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5-49.
被引量:7
7
陈士玉,刘彤.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10.
被引量:24
8
张晓华,曹爽,李洪新.
韩国基督教境外传教活动盛行原因探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2-67.
被引量:4
9
李明阳,刘敏,刘米兰.
森林文化的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7-21.
被引量:7
10
翟源静.
现代文化的建设主体与主体建设[J]
.实事求是,2012(1):9-15.
1
孟羽.
反历史的“法的历史学派”[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18(4):60-62.
2
冯之浚.
关于产业政策的若干思考[J]
.中州学刊,1988(5):14-17.
被引量:1
3
周源.
西德政治科学的动向[J]
.国外社会科学,1978(6):136-143.
4
杨耕.
论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派的历史观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J]
.社会科学战线,1985(4):253-260.
5
本刊记者.
人类学来到中国[J]
.中国民族,2008(2):26-29.
6
周相卿.
古典文化进化论与我国的法学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22(3):102-107.
7
黄云.
试论人类学研究中民族志资料的价值[J]
.思想战线,1998,24(9):92-95.
8
蒋国维.
论个体家庭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纪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8-14.
9
计量历史学[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6):97-97.
10
苏文锐,徐华.
国外关于畜牧业起源问题的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1983(3):25-30.
被引量:1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