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题·动力·范式·本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Theme·Motives ·Paradigm·Essence——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rx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and Western Mainstream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与西方主流理论不同的逻辑体系和哲学内涵,在世界政治的主题、世界政治的发展动力、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范式及理论自身的哲学和历史本质方面,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理论既有相似和相近的一面,同时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如何以更加开放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并将其理论精义运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实践和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是今天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Marx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western mainstream theory in its logics and philosophic connotation. Marxist theory is similar with the western theory in terms of the theme of world politics, motives for development of world politics, basic paradigm of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the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nature of the theory. However, Marxist theory has its own specific perspectives. It is imperative that socialist countries adopt an open and scientific attitude towards Marx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and apply the theory in coping with foreign affairs and conducting academic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作者 胡宗山
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5,共7页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理性主义 Marxism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rationalism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詹姆斯·多尔蒂 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 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列宁选集[M]:3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5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 6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论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10):56-61. 被引量:17
  • 7罗伯特·基欧汉 苏长河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168.
  • 8刘淑春.美国学者布劳特撰文捍卫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1998(4):7-12. 被引量:14
  • 9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10伊弗·诺伊曼 奥勒·韦弗尔.未来国际思想大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9

  • 1时殷弘,叶凤丽.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典型表现[J].欧洲研究,1995,16(3):4-16. 被引量:44
  • 2范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用来解释科学革命,它大体上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科学的"模型"和具体运用的范例.具体可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4页.
  • 3当然波普尔认为柏拉图是伪理性主义,参见[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347页.
  • 4参见[美]道格拉斯@诺思著,陈郁译:<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12页.
  • 5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29、85、84页.另:关于基欧汉等人对国家中心论观点的看法可参见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145页.
  • 6[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杨炯译:<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 7同注26.
  • 8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145页.
  • 9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O.基欧汉,斯蒂芬.克莱斯勒,肖欢.世界政治研究50年:探索与争鸣(二) 冷战后的开端:理性主义和社会学的回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2):15-20.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172

同被引文献99

二级引证文献29

相关主题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