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审判监督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改革出路
被引量:
2
Some Problems on Adjudication Supervision System and Its Solu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审判监督改革的基础在于司法实践。我们通过问卷和实地访谈等方式,从现存问题、工作经验及审监改革等几方面,对审判监督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申诉制度、审监程序及工作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审判监督工作实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还对未来的审判监督制度改革,设计了构建再审之诉的改革路径。
作者
何伟
杨兴明
机构地区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出处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审判监督制度
再审之诉
审判监督工作
司法实践
申诉制度
改革路径
基础
现存问题
对策和建议
出路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章武生.
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J]
.法律科学,2002,20(1):105-117.
被引量:62
2
章武生.
再论申请再审制度[J]
.法商研究,1998,16(5):68-7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景汉朝,卢子娟.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J]
.法学研究,1999,21(1):33-38.
被引量:135
2
李浩.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1999(3):119-126.
被引量:64
3
刘荣军.
论纠纷解决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机能[J]
.中外法学,1999,11(4):46-52.
被引量:8
4
杨柏林,金海洲.
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初探[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6(4):30-34.
被引量:9
5
章武生.
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评论,1995,13(1):52-57.
被引量:16
6
汤维建.
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上)[J]
.政法论坛,1997,15(1):79-85.
被引量:50
7
赵震江,周旺生,张骐,齐海滨,王晨光.
论法律实效[J]
.中外法学,1989,1(2):1-7.
被引量:21
8
[日]兼子一 竹下守夫 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00.
9
杨立新,王景琦.《民事抗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论纲》,1999年全国诉讼法年会论文.
10
李浩.《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1999年全国诉讼法年会论文.
<
1
2
>
共引文献
66
1
刘运熙.
浅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造[J]
.山东社会科学,2004(7):61-64.
被引量:6
2
沈达明,朱元一.
论检察院启动民事再审之要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1):52-54.
3
陶东平.
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反思与重构[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4):55-57.
4
江伟,傅郁林.
1998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9(1):82-86.
被引量:1
5
陈玲.
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启动主体制度[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5):75-76.
6
章武生.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塑[J]
.中国法学,2002(6):82-97.
被引量:73
7
许红霞.
关于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指导思想之反思[J]
.行政与法,2005(3):71-74.
8
朱在召.
试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42-45.
被引量:3
9
潘科明,王晓莉.
全面引入正当程序理念——论民事诉讼中复查程序之重构[J]
.人民司法,2005(4):52-56.
10
高洪宾.
信访制度与再审制度[J]
.人民司法,2005(4):57-61.
被引量:1
<
1
2
3
4
5
…
7
>
同被引文献
7
1
蒋惠岭.
论法院的管理职能[J]
.法律适用,2004(8):7-10.
被引量:25
2
张卫平.
民事再审:基础置换与制度重建[J]
.中国法学,2003(1):102-115.
被引量:76
3
审判监督促公正效率 深化改革思及时稳定——访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纪敏庭长[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3):4-6.
被引量:1
4
江必新.
论民事审判监督制度之完善[J]
.中国法学,2011(5):128-137.
被引量:29
5
韩静茹.
错位与回归: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体系的新发展为背景[J]
.现代法学,2013,35(2):181-193.
被引量:12
6
潘剑锋.
程序系统视角下对民事再审制度的思考[J]
.清华法学,2013,7(4):24-33.
被引量:29
7
傅郁林.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2(4):84-99.
被引量:354
引证文献
2
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课题组,何鑑伟.
关于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定位及完善的调研[J]
.法律适用,2012(12):73-79.
被引量:1
2
王玲芳.
司法责任制视角下对审判监督程序的思考[J]
.法律适用,2019(11):100-10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栋,高魁.
无米下锅:基层法院审监庭的现状及其改革路径——以H省Z市13家基层法院为主要分析样本[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6,0(4):27-30.
2
王次宝,李桂杰.
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背景下的民事有限三审制重思[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34-45.
被引量:2
3
马龙,柯子涵.
预决效性质辨析与规则重构[J]
.证据科学,2023,31(4):459-472.
被引量:1
4
范怡倩.
论民事再审之案件运行态势及制度完善[J]
.法学论坛,2023,38(6):63-73.
被引量:1
5
汪厚冬.
中国的确认无效判决:实证研究与未来展望[J]
.西部法学评论,2023(6):72-94.
6
王聪.
负重前行:我国民事再审审查程序之再改革[J]
.法治论坛,2023(4):224-241.
1
审判监督制度改革与有条件三审终审制度的构建--关于审判监督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J]
.人民司法,2003(2):31-34.
被引量:8
2
李琼,杨兴明.
审判监督改革的定位与趋势[J]
.人民司法,2006(6):44-47.
被引量:1
3
刘嵘.
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进 一步推进审判监督制度改革[J]
.人民司法,2005(12):26-26.
4
宋传庆,柴学伟.
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S1):20-22.
5
河南高院2010年——2O13年民商事案件再审情况报告[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4(5):28-30.
6
民事再审新证据的认定与运用[J]
.人民司法,2010(17):10-13.
被引量:3
7
潘庆林.
关于再审程序中原告撤回起诉的若干问题——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再解释[J]
.法律适用,2010(Z1):69-73.
被引量:1
8
薛阿平,姚旭斌.
从监督走向制约——法院内部审判监督制度改革初探[J]
.法学,1999(9):9-13.
被引量:7
9
王振亮.
浅议我国的司法制度[J]
.科教文汇,2011(4):183-183.
10
邓思清.
论审判监督的理论基础[J]
.法律科学,2003,21(3):56-67.
被引量:29
<
1
2
>
法学杂志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毛振明
邵伟德
于素梅
曾秋红
程建军
季浏
邓若锋
吴龙
李启迪
相关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相关主题
体育教学
中学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