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创造观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
被引量:10
The View of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in Humanitarian Perspectiv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Inquiry-Based Learning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6,共5页
Primary & Secondary Schooling Abroad
参考文献7
-
1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1):48-50. 被引量:51
-
2钟启泉 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
3(美)夏洛特·布勒 陈宝铠译.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华夏出版社,1990.28.
-
4(美)A·H·马斯洛著 李文淮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32.
-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6.
-
6(美)罗杰斯著 方展画 顾建民译 见瞿葆奎主编 徐勋 施良方选编.我对教和学的思考[A].见瞿葆奎主编,徐勋,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707页.
-
7(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 吕明 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76.
共引文献115
-
1李湘敏.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J].云梦学刊,2007,28(S1):174-175. 被引量:3
-
2刘吉珊.探究教学及其引入大学课堂的必要性与实践反思[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126-128. 被引量:3
-
3车树国.试论校本课程与网络课程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4(5):14-16. 被引量:4
-
4何秋华,唐新发.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42-44. 被引量:26
-
5高慎英.解读“研究性学习”[J].现代教育论丛,2002(2):9-12. 被引量:1
-
6唐烈琼.论成人教育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1):74-77. 被引量:2
-
7文可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1):7-13. 被引量:1
-
8李可镜.潘秀娟:服务从“心”开始[J].中国石油石化,2005(14):72-72.
-
9吴小鸥.论关怀型课堂[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9-11. 被引量:17
-
10蒋继勇,王志耀,沙尼亚,艾海提,阿布都,徐也晴,朱殿志,常青,马品江,涂杰,古丽娜,姚淑兰,李小虎.2005年新疆碘缺乏病监测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6,21(1):64-6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18
-
1吴文刚,张其志.在高师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6):35-38. 被引量:7
-
2张明林.九十年代语言习得理论的新发展与新启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2):38-42. 被引量:15
-
3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9,13(4):3-11. 被引量:83
-
4梁中贤.美国外语教育的改革[J].外语界,2002(2):61-64. 被引量:57
-
5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20. 被引量:436
-
6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76-80. 被引量:103
-
7孙启林,贾东立.法国的TPE课程概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2):25-29. 被引量:9
-
8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30-35. 被引量:252
-
9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05(2):1-1. 被引量:62
-
10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7-20.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10
-
1杨艳.基于网络的探究型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综合),2007(12):22-25.
-
2王瑞烽.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理念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海外华文教育,2009(1):1-8.
-
3王瑞烽.短文阶段综合课课文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互动[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6):122-125.
-
4张菁.对我国“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8):11-16. 被引量:8
-
5李聆.试析人本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9(11):15-16. 被引量:2
-
6梁俏.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式——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4):207-208. 被引量:1
-
7罗国锋.结合慕课的多评型文献检索课翻转课堂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5(23):7-14. 被引量:24
-
8付光槐.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新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3):26-28. 被引量:8
-
9王浩宇.生态学习观视角下健康学科课堂文化的解构与建构[J].教育观察,2024,13(18):64-66.
-
10钟梅桂.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构建语文课堂[J].课外语文,2016,0(6):56-56.
二级引证文献43
-
1汪越男,黄芳,刘宏斌.基于翻转课堂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9(S01):199-203. 被引量:5
-
2樊江宏.我国高校“研究性学习”研究现状——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S1):18-21. 被引量:2
-
3张典兵.高校研究性学习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教育,2011(4):60-63. 被引量:2
-
4胡来林.近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演进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5):58-63. 被引量:2
-
5赵琳,刘志军.多维视角下研究性学习评价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2):149-150. 被引量:2
-
6崔文菊.2001年-2010年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状况及反思——基于五种教育类期刊刊发的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论文的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2(2):86-89.
-
7郭军.国内图书馆与MOOC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27(6):88-100. 被引量:6
-
8周敏.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语文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84-85.
-
9招清,潘发勤,陈一平.我国大学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融合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9):116-118.
-
10李小红.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小班化教学[J].英语教师,2016,16(5):56-58.
-
1崔干行.徐特立的教育创造观——兼论教学方法改革[J].特立学刊,1994,0(2):30-32.
-
2周天梅,杨小玲.论罗杰斯的创造观与创新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1):9-12. 被引量:31
-
3康玉清.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J].作文成功之路,2015(6):35-35.
-
4李成明.英国教师的创造观[J].世界教育信息,2000,13(10):6-6. 被引量:1
-
5朱小蔓.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影响学生的发展[J].生活教育,2009(7):10-11. 被引量:1
-
6田友谊.创造教育应树立什么样的创造观[J].思想理论教育,2009(18):15-18. 被引量:2
-
7王远东.用陶行知创造观指导创新教育实践[J].新西部(理论版),2010(4):171-172.
-
8戚昕.人本主义学习观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2002(5):14-15.
-
9王素珍.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学法指导[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3):46-47. 被引量:5
-
10李春宁,李伟.人本主义学习观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133-13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