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被害人心理浅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被害人心理,分析被害过程心理表现,其中着重论述了被害后心理的特征与被害后被害人性格与行为表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被害人心理学的价值,地位及作用。
作者
柏淼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Sci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关键词
被害人
人心
基础
地位
价值
行为表现
心理学
人性
性格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罗大华等.犯罪心理学[M]群众出版社,1991.
2
车文博.心理学原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同被引文献
64
1
孙兴翠.
宽恕的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知情因素[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1):213-215.
被引量:3
2
王延君.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恶性变化——兼谈非被害人化过程[J]
.求是学刊,1997,24(1):59-62.
被引量:4
3
任克勤.
论被害人心理学的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1997,0(1):48-53.
被引量:3
4
吴志刚.
被害人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障碍与矫正[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65-68.
被引量:2
5
罗大华,俞亮,张驰.
论刑事被害人的心理损害及其援助[J]
.政法学刊,2001,18(5):1-5.
被引量:18
6
罗屹峰,陈航.
农民工刑事被害心理特征及被害救助与防范[J]
.甘肃理论学刊,2005(2):117-119.
被引量:3
7
胡志鑫.
性犯罪被害人研究[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65-70.
被引量:3
8
王海燕.
农村家庭暴力与女性暴力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J]
.政法学刊,2006,23(3):24-26.
被引量:2
9
谢敬芳.
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浅谈[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5):24-25.
被引量:7
10
郭景萍.
情感社会学三题三议[J]
.学术论坛,2007,30(6):155-16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姜声莲.
浅谈遭遇性侵犯不报的女性被害人心理[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9):181-181.
被引量:3
2
李文博.
浅议刑事被害人的救助机制[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5):42-45.
3
宣刚.
重构与规范:刑事政策场域中被害情感的反思与出路[J]
.湖北社会科学,2016(1):149-157.
4
张华威.
我国犯罪被害人心理研究述评[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7,29(3):86-91.
被引量:8
5
陈小彪,李瑞华.
“互联网+”时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防控路径[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8,31(6):70-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黄永泉.
从被害人心理看街头诈骗犯罪的预防[J]
.法制与经济,2014,23(16):123-125.
被引量:3
2
张华威.
我国犯罪被害人心理研究述评[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7,29(3):86-91.
被引量:8
3
葛悦炜.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策略研究*——基于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角度[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30(4):78-84.
被引量:12
4
刘国华,沈杨.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14-18.
被引量:2
5
陈小彪,李瑞华.
行为人——被害人二元刑法体系之建构及其展开——以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为例[J]
.海峡法学,2019,21(4):24-37.
被引量:1
6
刘彬,樊子婧.
被害人视阈下电信网络诈骗的过程性分析[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32(2):79-84.
被引量:3
7
龚傲霜,孙旭.
性侵犯罪受害女性的被害性及预防对策——以2019年130宗典型强奸案为样本[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6(5):79-87.
被引量:3
8
刘少华,陈洁.
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对策研究——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例[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1(2):73-74.
被引量:1
9
沈言,焦舒.
数字经济时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防控路径[J]
.人民司法,2022(10):14-20.
被引量:2
10
於凌,王紫瑜.
预防女性受侵害的概念服装设计[J]
.西部皮革,2022,44(14):110-112.
1
王延君.
论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恶性变化——兼谈非被害人化过程[J]
.求是学刊,1997,24(1):59-62.
被引量:4
2
黄国强.
论犯罪被害人被害性心理表现及其预防[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22(3):29-32.
被引量:2
3
李一.
浅析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J]
.人间,2015,0(18):54-54.
4
张永明.
不可忽视被害人心理[J]
.人民检察,1994(5):55-56.
5
任何勤.
浅析强奸不报的被害人心理[J]
.净月学刊,1992(2):19-20.
被引量:1
6
李庄.
枣庄市检察机关完善被害人诉求保障机制[J]
.长安,2008(9):47-47.
7
姜声莲.
浅谈遭遇性侵犯不报的女性被害人心理[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9):181-181.
被引量:3
8
罗震雷.
浅析暴力犯罪中被害人心理[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1-63.
9
黄永泉.
从被害人心理看街头诈骗犯罪的预防[J]
.法制与经济,2014,23(16):123-125.
被引量:3
10
孙春伟.
法律意识概念的学理解释及其评价[J]
.学术交流,2008(10):21-23.
被引量:8
社会心理科学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