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生代电影导演素描
被引量:5
A Sketch of the Japanese New Generation Filmmakers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98,共11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同被引文献8
-
1陈静.日本青春励志电影浅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63-66. 被引量:7
-
2周防正行,洪旗(译).我没有做[J].世界电影,2008(5):59-111. 被引量:2
-
3闫彩蝶.论日本新生代电影的民族风格[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4):92-96. 被引量:1
-
4小阿瑟·诺莱迪,吉晓倩(译).是枝裕和,站在十字路口的导演[J].世界电影,2012(1):4-8. 被引量:20
-
5拉斯-马丁·索伦森,潘源(译).现实之诗: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是枝裕和[J].世界电影,2012(1):9-19. 被引量:23
-
6王向远.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江淮论坛,2012(5):8-14. 被引量:40
-
7豚鼠吉田,徐怡秋(译).脱离伊丹电影——周防正行的变迁与继承[J].世界电影,2013(4):159-161. 被引量:1
-
8韩晓强.传统、空间与变体——日本电影民族性的建构与重构[J].电影艺术,2019(4):26-3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陈雨婷.影片《比海更深》“本色”美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9):51-54.
-
2温晓亮.《无人知晓》的叙事学分析[J].电影文学,2018(8):118-120. 被引量:3
-
3龙晓璇.步履不停——浅析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J].北方文学(中),2018,0(5):254-255.
-
4喜君.日本电影《第三度嫌疑人》的反类型研究[J].电影文学,2018(12):155-157.
-
5刘扬帆.浅析是枝裕和《幻之光》的主题思想[J].戏剧之家,2019(4):117-117.
-
6袁梦.试论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中父亲形象的独特价值[J].戏剧之家,2019(4):124-124.
-
7谈天瑶.浅析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日式家庭美学[J].上海视觉,2018,0(2):19-23.
-
8柴冒臣.《第三度嫌疑人》的存在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9(7):138-140.
-
9张凯.是枝裕和的“物哀”审美[J].当代电影,2019(5):174-176. 被引量:13
-
10慕馥伊.《海街日记》的人性诠释[J].环球首映,2019,0(8):17-18.
-
1李彦.WTO来了我们怎么办?[J].大众电影,2000(6):50-55. 被引量:2
-
2童燕康.童燕康平面设计作品[J].装饰,2003(7):82-83.
-
3刘亚非.岩井俊二电影的美学趋向探究[J].电影文学,2009(23):34-35. 被引量:4
-
4国家美术档案 康平[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4(7).
-
5蛋卷.经典需要铭记——亚洲经典电影30部DVD[J].东方电影,2008,0(1):122-125.
-
6王天翔,温雪幻蕾,金鑫.暖意的悲悯[J].优品,2008,0(10):198-199.
-
7琳达.C.厄丽奇,应雄.艺术家的欲望:关于沟口健二影片的思考[J].当代电影,1993(5):45-48. 被引量:1
-
8妍丽.《藤田嗣治》让映画与绘画水乳交融[J].南腔北调,2016,0(4):34-36. 被引量:1
-
9岳淼,陈飞宝.台湾新生代电影导演[J].电影艺术,2004(4):80-84. 被引量:1
-
10三替.失去“存在感”的威尼斯电影节[J].大众电影,2013(19):4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