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醚型聚氨酯的共混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聚醚聚氨酯的共混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将端羟基聚丁二烯与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共混改性,可以显著提高力学性能,从而改善其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效果。此外,还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共混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
杜仕国
机构地区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
出处
《黎明化工》
1994年第2期30-32,42,共4页
关键词
聚醚
聚氨酯
复合
固体推进剂
共混物
共混
改性
分类号
V512.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TQ323.80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30
1
陈竹生,程建波,祝洪杰,Yang,W.P.Macosko,C.W..
不同扩链剂嵌段聚脲性质及微相分离影响的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3,6(2):21-25.
被引量:3
2
罗宁,王得宁,应圣康,钱义祥,朱支蔷.
RIM聚氨酯脲的微相分离的DSC研究──硬段结构和含量对微相分离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15(7):1076-1080.
被引量:14
3
许美萱,肖劲松.
以聚氨酯为基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J]
.高分子通报,1994(1):47-51.
被引量:4
4
程时远,李建宗,陈清元.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学[J]
.高分子通报,1994(1):37-41.
被引量:19
5
宋名实,沈一丁,任志勇.
聚氨酯弹性体相分离程度的研究[J]
.应用化学,1989,6(5):47-50.
被引量:5
6
包华,张志平,应圣康.
羧酸型聚氨酯脲乳液的微相分离结构研究[J]
.合成橡胶工业,1996,19(5):281-283.
被引量:10
7
方治齐.
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促进剂[J]
.合成橡胶工业,1996,19(5):298-298.
被引量:4
8
陈竹生.
不同硬段含量嵌段聚脲性质和相分离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6(3):26-31.
被引量:16
9
陈竹生.
脲键和氨酯键对嵌段聚氨酯和嵌段聚脲微相分离影响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6(5):66-67.
被引量:14
10
彭培根 (PENG Pei-gen),等编著.固体推进剂性能及原理 (Properties and Principle of Solid Propellants).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Changsh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ce Technology Press),1987.
<
1
2
3
>
引证文献
2
1
赵孝彬,张小平,郑剑,杜磊.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相(微相)分离[J]
.固体火箭技术,2001,24(2):31-35.
被引量:10
2
赵孝彬,杜磊,张小平,郑剑.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微相分离[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2):16-20.
被引量:70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甄建军,翟文.
十八醇对TDI型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影响[J]
.聚氨酯工业,2009,24(1):37-39.
被引量:4
2
姚果,兰建武.
聚醚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J]
.弹性体,2005,15(1):65-69.
被引量:1
3
程发,李厚萍,魏玉萍.
固化剂用量对苯甲基化木材制得的聚氨酯树脂微相分离的影响[J]
.精细化工,2005,22(3):237-240.
被引量:1
4
陈少军,印惠文,江萍,刘朋生.
液化MDI基形状记忆聚氨酯扩链剂的选择研究[J]
.弹性体,2005,15(2):23-26.
5
庞军,蔚红建,刘小刚,李旭利,樊学忠.
碳纤维对低特征信号XLDB推进剂力学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
.火箭推进,2005,31(3):23-25.
被引量:5
6
粟劲苍,刘朋生.
微相分离促进剂对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热性能的影响[J]
.中国塑料,2006,20(4):55-58.
被引量:8
7
杨建勇,牛节光,韩非,辛浩波.
扩链系数对异氰脲酸酯改性聚氨酯脲弹性体性能的影响[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232-235.
被引量:1
8
俞国星,范晓东,张翔宇,龚彦.
高能固体推进剂用粘合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2006,15(8):37-41.
被引量:22
9
孔明涵,王庭慰,罗本喆,郁维铭.
半预聚物法RIM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J]
.弹性体,2007,17(3):23-26.
被引量:1
10
孙小巧,范晓薇,居学海,肖鹤鸣.
丁三醇三硝酸酯与高分子黏合剂的相互作用[J]
.火炸药学报,2007,30(3):1-4.
被引量:2
<
1
2
3
4
5
…
8
>
1
李伟,顾健,宋琴,项丽,吴京汉.
国外热塑性弹性体推进剂研究进展[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5,13(6):8-13.
被引量:5
2
朱开金,萧忠良.
推进剂包覆层用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应用[J]
.火炸药学报,2005,28(4):55-57.
被引量:8
3
秦能,姚军燕.
聚合物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进展[J]
.化学与粘合,2003,25(2):74-77.
被引量:5
4
高建宾,张宏元,陶永杰.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前景[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3,19(4):11-14.
被引量:10
5
吴彬,柴春鹏,夏敏,罗运军.
超支化聚氨酯对以PET为基聚氨酯胶片性能的影响[J]
.火炸药学报,2009,32(6):11-14.
被引量:5
6
赵凤起,翟振宏.
填料对硅橡胶包覆层耐烧蚀性能的影响[J]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8,12(6):11-14.
被引量:3
7
王利刚,李笑江,严启龙,宋振伟,齐晓飞.
聚乙二醇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2,10(2):43-47.
被引量:1
8
杨一明,杨淑金.
用聚碳硅烷与端羟基聚丁二烯共混物制备碳化硅纤维[J]
.宇航学报,1989(2):86-90.
9
杜仕国,李文钊.
低燃速复合推进剂基体的改性研究[J]
.飞航导弹,2000(10):36-38.
10
姚维尚,李倩,谭惠民.
NEPE推进剂粘合剂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J]
.含能材料,2007,15(6):650-655.
被引量:19
<
1
2
>
黎明化工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彭宗仁
文习山
王羽
李文平
陈图腾
吴玉坤
刘成柱
张猛
张月华
相关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电网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
相关主题
平波电抗器
换流变压器
SIEMENS
高压直流输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