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21406)宓晓黎,成恒嵩自从19世纪60年代,英国Norfork发生大批火鸡中毒事件,在几个月之内死亡10万多只;非洲的肯尼亚和乌干达也在小鸭中发生类似的疾病,死亡很多。最初人们怀疑这种疾病是田细菌和病...
作者
宓晓黎
成恒嵩
机构地区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1-43,共3页
Cereal & Feed Industry
关键词
食品
饲料
黄曲霉毒素
分析
分类号
TS207.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185
1
杨一刚.
黄曲霉毒素B1测定方法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8):168-169.
被引量:3
2
陈爱华,杨坚.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109-111.
被引量:32
3
蔡正森,钟文辉,张东升,赵春城,龚燕,蔡建荣,赵晓联.
ELISA法和HPLC法检测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3):302-304.
被引量:28
4
王勇,李治祥,朱海英,张俊亭.
食品中三唑酮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J]
.分析化学,1993,21(9):1055-1057.
被引量:10
5
张淼,王家传,张培正.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科技途径[J]
.中国果菜,2004,24(6):43-44.
被引量:8
6
张金龙,于丽伟.
荧光光密度薄层扫描法测定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J]
.陕西粮油科技,1993,18(3):54-56.
被引量:2
7
陈达民.
微柱法快速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J]
.饲料工业,1993,14(1):29-30.
被引量:14
8
李秀芳,刘滨磊,孙艳洁.
串珠镰刀菌素的研究——Ⅰ.产毒菌株的筛选[J]
.卫生研究,1993,22(1):33-35.
被引量:3
9
梁宝东,张惟广.
酶联免疫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2005(3):42-44.
被引量:12
10
宋宏新,马娜.
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127-130.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2
1
李培武,马良,杨金娥,张文,杨春洪,杨湄.
粮油产品黄曲霉毒素B_1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2):77-81.
被引量:79
2
肖韡,买娜,王旭峰,常铮.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植物性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6,27(12):920-923.
被引量:15
3
许闽,张振凌,吴筱菁,李朋丽,李琪玲.
山萸肉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及限度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56-1857.
被引量:3
4
王萍,周有祥,胡爽,余伟,陈福生.
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在黄曲霉毒素B_1检测中的应用[J]
.卫生研究,2008,37(1):98-100.
5
赵晓联,蔡建荣.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在食品卫生分析中的应用[J]
.卫生研究,1998,27(S1):139-140.
被引量:11
6
姜雅慧,杨红建.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2):12-16.
被引量:11
7
赵晓联,赵春城,钮伟民,李芳.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误差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4):473-474.
被引量:31
8
彭漪,杨继鸿,梁凤英,李同灵,王芳,张硕,刘松青.
豆瓣酱产毒黄曲霉高效拮抗菌筛选鉴定[J]
.中国调味品,2018,43(2):58-63.
被引量:4
9
李轲,李鹏玉,徐家家,袁佳玲.
休闲膨化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探究[J]
.粮食加工,2024,49(2):80-84.
10
顾一丹,马悦,陈金男,蒋欣容,曹珊珊,刘畅,孔德昭,张歆炎.
基于壳聚糖微球的黄曲霉毒素B_(1)免疫亲和柱开发制备[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15(7):217-224.
二级引证文献
178
1
陶红.
浅议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
.信息化建设,2002(11):20-21.
被引量:1
2
张文玲,袁涛,李书国.
近10年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粮食加工,2012,37(1):77-81.
被引量:21
3
涂春蓉,董晓娟,马良,张宇昊.
黄曲霉毒素荧光增敏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6):1790-1796.
被引量:4
4
陈军,赵立.
含水量对玉米粉贮藏过程中黄曲霉生长及黄曲霉毒素积累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192-4193.
被引量:4
5
孙秀兰,赵晓联,汤坚.
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提取方法优化[J]
.食品科学,2004,25(7):128-131.
被引量:14
6
李凤琴.
生物毒素和中毒控制中常见毒物快速测定技术研究简介[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4):294-302.
被引量:6
7
丁志刚,王静,高红梅.
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6):112-116.
被引量:21
8
吕家治.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检验中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5,13(4):27-28.
被引量:1
9
李区.
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进展[J]
.广西水产科技,2005(3):16-19.
被引量:4
10
吕晓虹,孟宇航.
ELISA法检测AFTB_1消除酶干扰的方法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198-199.
被引量:1
1
高根钰,郭运梁.
粮食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方案[J]
.食品安全导刊,2017(7):42-43.
被引量:2
2
王亚楠,王晓斐,牛琳琳,雷壮,张海棠,王自良.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3):344-351.
被引量:3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