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浙江省应用赤眼蜂防治森林害虫回顾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回顾了浙江省应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防治马尾松毛虫等森林害虫的发展状况,简要介绍了繁蜂技术、放蜂效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应发展的方向。
作者
梁细第
蒋平
机构地区
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46,共2页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关键词
赤眼蜂
松毛虫赤眼蜂
防治
森林害虫
浙江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98
1
韦存虚,朱福兴,李东霞.
氰戊菊酯、辛硫磷及其混剂对棉铃虫解毒代谢酶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3):59-64.
被引量:6
2
钱范俊.
松毛虫脊茧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3(3):23-28.
被引量:1
3
张良武.
在人工寄主卵上引诱赤眼蜂产卵物质的研究[J]
.昆虫天敌,1993,15(3):101-105.
被引量:7
4
陈晓峰,李典谟.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及模拟研究[J]
.昆虫学报,1993,36(1):56-62.
被引量:6
5
张宏.
温变系数与马尾松毛虫发育关系的研究[J]
.林业科学,1993,29(5):468-471.
被引量:4
6
李兆麟,贾凤友,何忠,侯无危.
马尾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光周效应[J]
.林业科学研究,1993,6(3):276-281.
被引量:7
7
韩瑞东,何忠,戈峰.
影响松毛虫种群动态的因素[J]
.昆虫知识,2004,41(6):504-511.
被引量:29
8
施祖华,刘树生.
温湿度对松毛虫赤眼蜂种群增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1993,13(4):328-333.
被引量:12
9
徐伟良,刘树生,施祖华,吴晓晶,徐志宏,何俊华.
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Ⅰ.生殖亲和性[J]
.生物防治通报,1993,9(2):54-59.
被引量:8
10
施祖华,刘树生,何俊华.
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Ⅱ.避免过寄生能力[J]
.生物防治通报,1993,9(2):60-62.
被引量:7
<
1
2
3
4
5
…
20
>
引证文献
3
1
韩瑞东,何忠,戈峰.
影响松毛虫种群动态的因素[J]
.昆虫知识,2004,41(6):504-511.
被引量:29
2
徐延熙,孙绪艮,韩瑞东,何忠.
我国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6,43(6):767-773.
被引量:9
3
暴可心,罗立平,王小艺,张彦龙,魏可,张永安,杨忠岐.
害虫生物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37(1):38-5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韩瑞东,徐延熙,王勇,戈峰.
高温对油松毛虫卵发育的影响[J]
.昆虫知识,2005,42(3):294-297.
被引量:8
2
何忠,韩瑞东,刘向辉,戈峰.
环境温度对马尾松毛虫发育与存活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483-488.
被引量:21
3
徐延熙,孙绪艮,韩瑞东,何忠.
我国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6,43(6):767-773.
被引量:9
4
刘兴平,温小遂.
马尾松毛虫成灾原因及其综合治理[J]
.江西植保,2007,30(2):61-64.
被引量:3
5
徐延熙,孙绪艮,秦小薇,苏建伟,戈峰.
被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挥发性物质的提取、鉴定及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的电生理活性[J]
.生态学报,2007,27(11):4403-4411.
被引量:12
6
唐红艳,牛宝亮.
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繁殖的影响及其产卵量预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84-87.
被引量:9
7
曾菊平,戈峰,苏建伟,何忠.
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10,47(3):451-459.
被引量:37
8
陈宏伟,胡远满,常禹,布仁仓,刘淼,刘娜.
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综合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1):119-127.
被引量:22
9
郭海明,涂伟志,李建东,韩伟.
呼和浩特地区落叶松毛虫灾害气象预报方法[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37(4):51-53.
被引量:1
10
郭安红,王纯枝,李轩,张玉书,张旭东.
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灾害气象风险区划初步研究[J]
.灾害学,2012,27(2):24-28.
被引量:5
<
1
2
3
4
5
>
1
鲍志强.
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效果[J]
.宁夏农林科技,2014,55(12):56-56.
被引量:2
2
叶维贤,叶国成.
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对松林年生长量的效益[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0,7(3):289-291.
3
余恩裕.
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效果的估计及森林害虫的防治策略[J]
.吉林林业科技,1993,22(6):34-35.
4
宋宝玉.
2010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总结[J]
.种子世界,2011(8):35-36.
5
王贵钧,赵瑞珍,侯丽伟,高长启,孙亚强,周风臣,杨显山.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杨小舟蛾效果的初步总结[J]
.昆虫天敌,1991,13(1):22-23.
被引量:10
6
孙火焰,李文乔,张启三.
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杨小舟蛾试验[J]
.森林病虫通讯,1993,12(4):29-29.
被引量:7
7
赤眼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J]
.江苏林业科技,2011,38(6):52-52.
被引量:2
8
肖兴翠,王海风,汪光永,钟武洪,曹建红,唐强.
舟蛾赤眼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的问题及对策[J]
.湖南林业科技,2008,35(6):69-71.
被引量:2
9
杜增庆,裘学军,何庆全,吴关贤,蒋芝云,叶维贤,吕文柳.
林间释放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J]
.森林病虫通讯,1992,11(1):8-10.
被引量:1
10
李永林,李丹,李维艳.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2):179-180.
<
1
2
>
森林病虫通讯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荣清
孙宝盛
黄钧
任南琪
魏源送
徐亚同
罗晓
李军
王光华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微生物群落结构
零价铁
底泥
磷脂脂肪酸
铬污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