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三角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On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rmediary Service in Yangtze River Delta
共引文献15
-
1高旻.重温邹韬奋办刊“几个原则”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17(2):90-92. 被引量:1
-
2陈东枢.对“以读者为中心”编辑观的再思考[J].编辑之友,2006(3):45-46. 被引量:3
-
3李树谋.浅析编辑的角色意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6):127-128. 被引量:3
-
4高建民.提高编辑职业效能的新思维[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97-100. 被引量:1
-
5李志坤.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意识[J].枣庄学院学报,2006,23(4):129-130.
-
6董中锋.选题策划与出版社的和谐发展[J].编辑之友,2006(6):25-27. 被引量:3
-
7汤菲.美国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23(2):119-122. 被引量:9
-
8彭移风.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及教育培训对策[J].出版与印刷,2007(1):10-13. 被引量:2
-
9赵苏阳.美国出版教育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州学刊,2009(2):255-257. 被引量:10
-
10吕晓英.论白马湖作家群出版活动中的同人性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4):111-115.
同被引文献13
-
1杨稣,贾明德.关于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93-97. 被引量:10
-
2张少华,梅姝娥,仲伟俊.江苏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2):117-121. 被引量:6
-
3崔惠芳,陈小浪.对提高科技中介组织金融服务功能的探讨[J].山西科技,2006(5):3-5. 被引量:2
-
4张仁开,张剑波,杨耀武.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7,20(1):15-17. 被引量:18
-
5阎俊爱.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比较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7(7):90-92. 被引量:7
-
6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5上海市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
7中国经济年鉴编委会.2004中国经济年鉴[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5.
-
8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J].国家科技部,2009.
-
9李妍.广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2012,21(14):77-80. 被引量:3
-
10唐宏力,黄鹂,刘福华,查之玲.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6):112-113. 被引量:2
-
1叶琳.加快福建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J].发展研究,2004,21(1):55-56.
-
2李勇.福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对策思考[J].厦门科技,2005(1):53-56. 被引量:1
-
3黄碧华.福建省科技中介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2007(2):18-20. 被引量:2
-
4<福建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吴大西.论福建2006—2020年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与重点[J].学会,2005(9):47-52. 被引量:2
-
5赵越.大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J].职业技术,2014,0(4):137-137.
-
6王晓娟.“互联网+”与兵团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5(5):5-8.
-
7王丽萍.蚌埠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研究[J].现代商业,2008(33):142-143. 被引量:1
-
8周燕.科技中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4):1-3. 被引量:1
-
9李红.德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及启示[J].安徽科技,2004(11):50-51. 被引量:3
-
10熊俊顺.浙江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统计分析[J].浙江统计,2008(1):10-1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