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0-43,共4页
Hereditas(Beijing)
同被引文献156
-
1解晓红,李江辉,冯文龙,解红娥,陈丽,李红霞,武宗信.丹参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中药材,2004,27(7):474-475. 被引量:19
-
2李涵,郑思乡,李枝林,余朝秀.齿瓣石斛多倍体育种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98-199. 被引量:13
-
3孙廷,杨玉珍,胡如善.金钗石斛的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3):35-37. 被引量:9
-
4浩仁塔本,赵颖.东北红豆杉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4,30(3):11-13. 被引量:12
-
5孟丽,郑国生.部分野生与栽培牡丹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研究[J].林业科学,2004,40(5):110-115. 被引量:30
-
6崔光红,陈敏,黄璐琦,肖苏萍,李达.药用肉苁蓉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727-730. 被引量:28
-
7彭丽丽,刘祥东,刘华,刘贤旺.白芨的组培快繁(简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5):65-65. 被引量:31
-
8王军,葛玉香,贺普超.RAPD标记在山葡萄种质鉴定中的应用[J].植物研究,2004,24(4):473-476. 被引量:15
-
9周忠强,梅兴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1):21-25. 被引量:13
-
10孟安明,齐顺章,宫桂芬.四个探针产生的家禽 DNA 指纹图谱[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20(2):139-142.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11
-
1谭勇,梁宗锁,王渭玲.生物技术在中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1-46. 被引量:12
-
2孙科,杨培,闫微.药用植物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15-117. 被引量:3
-
3沈富军.DNA指纹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5(1):94-97. 被引量:4
-
4沈富军,王杰.应用DNA多态性进行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J].草食家畜,1999(3):16-18. 被引量:1
-
5曾岩,蒋志刚,韩更新.偶蹄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技术比较[J].兽类学报,2000,20(3):217-224. 被引量:4
-
6杨绍清,孟安明.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产物做探针产生鸡的DNA指纹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4):426-429. 被引量:2
-
7丁洁菲,毛娟,赵举鹏,陈佰鸿.葡萄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标记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8(6):82-87. 被引量:7
-
8冯登祯,刘红霞.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1,22(3):80-83. 被引量:6
-
9凌桦,杨绍清,雷富民.纵纹腹小鸮DNA指纹谱探针的筛选和初步应用[J].动物学杂志,2002,37(1):12-17. 被引量:1
-
10简纪常,夏德全.鳙小卫星pBC174的序列结构特性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02,9(2):186-1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42
-
1王丹,王振月,王宗权,陈金铭.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途径的研究概述[J].中医药信息,2008,25(1):29-32. 被引量:22
-
2马格格.生物技术在中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0):76-76.
-
3王一虎,王秀玲,方盛国,吴敏.两栖类小鲵科不同属多个体DNA指纹图谱分析及其分类问题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32(1):79-82. 被引量:9
-
4高焕,孔杰.中国明对虾基因组小卫星重复序列分析[J].动物学报,2005,51(1):101-107. 被引量:4
-
5鲁翠云,孙效文,梁利群.鳙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J].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192-196. 被引量:40
-
6李步高,杜美红,郭晓红,曹果清,刘建华,周忠孝.Boer山羊与山西地方山羊品种聚类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243-244. 被引量:3
-
7龙华,郑英,陈建武,张燕,余其兴.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标记技术[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22(1):102-109. 被引量:4
-
8周艳,朱庆,李亮.利用多重PCR分析丝羽乌骨鸡遗传多样性[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546-548. 被引量:4
-
9陈文武,彭兰华.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6,52(5):62-65. 被引量:5
-
10彭建军,邓飞.中国动物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8-15. 被引量:5
-
1丁志山.DNA指纹技术[J].生物学杂志,1995,12(3):30-31.
-
2奇云.DNA指纹术的研究进展[J].化石,1996,5(1):13-14.
-
3赵小明.DNA指纹的研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9,15(4):10-12.
-
4刘树俊,程光潮.DNA指纹技术的应用及局限性[J].生物工程进展,1992,12(5):13-17. 被引量:7
-
5刘如笋,俞清,程光潮,刘坤凡.家鸡起源研究[J].动物学报,1996,42(S1):165-167. 被引量:4
-
6Teff.,AT,蓝翎.高度可变的小卫星与DNA指纹[J].生物科学动态,1989(2):29-35.
-
7龚大洁,周开亚.DNA分子系统学在爬行动物中的应用[J].动物学杂志,2000,35(4):46-53. 被引量:2
-
8吴晓梅,孙志栋,王学德.AFLP标记在植物研究上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13(2):24-26. 被引量:6
-
9王伟继,岳志芹,孔杰,王清印.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J].海洋水产研究,2005,26(1):80-85. 被引量:19
-
10马召腾,潘连德.水生动物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J].生物学通报,2011,46(10):1-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