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
被引量:
5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本文在论述政府公信力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探讨了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思路。
作者
高卫星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65,共4页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信力
流失与重塑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9
同被引文献
497
引证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249
参考文献
4
1
龚培兴,陈洪生.
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以“非典型性肺炎”防治为例[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7(3):34-38.
被引量:101
2
迈克尔·罗斯金 罗伯特·科德 林震 王锋.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96.195.
3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
4
吴威威.
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
.兰州学刊,2003(6):24-27.
被引量:80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郝小春.
浅论政府公信力[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2):170-171.
被引量:1
2
橡子.
非典风雨洗涤政府思维[J]
.南风窗,2003(9):12-14.
被引量:4
3
毛寿龙.
非典事件与治道变革[J]
.南风窗,2003(9):36-38.
被引量:9
4
何显明,汪水波.
地方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运作成本相关性的制度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S1):44-46.
被引量:45
5
徐邦友.
试析政府绩效评估的新取向[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3):77-82.
被引量:31
6
陈志荣.
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J]
.法制与社会,2008(30):192-193.
被引量:1
7
王福鑫.
试论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行政与法,2006(3):7-10.
被引量:20
8
马本江,毛蕴诗.
政府公信力与市场信用秩序[J]
.生产力研究,2006(5):77-78.
被引量:4
9
陶学荣,吕华.
政府政策执行力与公信政府的构建[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9):225-229.
被引量:14
10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1989.
<
1
2
3
4
5
>
共引文献
249
1
江蓉.
政府公信力:内涵、测度与提升路径[J]
.西部发展研究,2020(2):152-167.
被引量:1
2
宋霞刚.
政府工作绩效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83-89.
被引量:2
3
杨鹍飞,吴慧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路——以城市权利为视角[J]
.中国民族学,2018(2):13-23.
4
王茜,张子礼.
理念·制度·行为——政府公信力的三要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S1):13-15.
被引量:8
5
郝小春.
浅论政府公信力[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2):170-171.
被引量:1
6
陈第华.
政府公信力提升进程中的公共关系探微[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2):63-66.
被引量:1
7
贾丽娜.
公共危机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信力对比研究[J]
.科技风,2010(13).
被引量:1
8
陆明妹.
信任危机:从四川隆昌血铅案件看基层政府公信力[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106-106.
被引量:1
9
别红暄.
论中原农村政治认同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5):24-27.
被引量:2
10
白锐.
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行政模式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4(9):80-84.
被引量:1
<
1
2
3
4
5
…
25
>
同被引文献
497
1
张翔.
压力与容纳:基层政策变通的制度韧性与机制演化——以A市食品安全“全覆盖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2021(6):90-97.
被引量:28
2
文宏,杜菲菲.
借势赋能:“常规”嵌入“运动”的一个解释性框架——基于A市“创文”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考察[J]
.中国行政管理,2021(3):100-106.
被引量:30
3
李棉管.
精准扶贫中的基层分包制——挤压型情境下的行政动员[J]
.中国行政管理,2021(3):62-69.
被引量:17
4
丁煌,卫劭华.
“小马拉大车”:本土情境中基层政府的负重运作现象考察——基于W区Q镇环保项目推进案例的实证分析[J]
.行政论坛,2021,28(2):106-115.
被引量:27
5
郭富青.
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的中国思路[J]
.学术论坛,2021(1):1-12.
被引量:22
6
张红哲.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J]
.吉林人大,2020(12):1-1.
被引量:2
7
周刚志,李琴英.
“两法衔接”的制度法理——基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视角[J]
.法学评论,2021(2):90-95.
被引量:14
8
王程伟,马亮.
压力型体制下绩效差距何以促进政府绩效提升——北京市“接诉即办”的实证研究[J]
.公共管理评论,2020(4):82-109.
被引量:23
9
郭劲光,王杰.
“调适性联结”: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演变的一个解释[J]
.公共管理学报,2021(2):140-152.
被引量:43
10
梁玉柱.
可接受的问责:地方官员为何“铤而走险”?——基于棚户区改造中政府强拆案例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21,18(2):34-44.
被引量:21
<
1
2
3
4
5
…
50
>
引证文献
58
1
江蓉.
政府公信力:内涵、测度与提升路径[J]
.西部发展研究,2020(2):152-167.
被引量:1
2
王茜,张子礼.
理念·制度·行为——政府公信力的三要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S1):13-15.
被引量:8
3
江正平,裴晓勇.
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定的理论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207-209.
被引量:3
4
张帆.
政府公信力问题探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38-42.
被引量:11
5
石荣广.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现状及对策探析[J]
.各界,2007(4):19-20.
被引量:8
6
胡洪彬,吴玲玲.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研究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4):86-92.
被引量:7
7
岳文秀.
论政府公信力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2008(23):195-196.
被引量:1
8
包兴荣,牛存勇.
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政府信用治理[J]
.新疆社科论坛,2006(1):12-17.
被引量:5
9
包兴荣.
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政府信用治理[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18(1):4-7.
10
华颖.
和谐社会的途径研究——构建顺畅的表达沟通渠道[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4):47-50.
被引量:3
<
1
2
3
4
5
6
>
二级引证文献
249
1
李新荣,刘奕汝,左志辉.
人情消费与政府信任[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2):166-192.
2
季乃礼,阴玥.
30余年来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述评[J]
.学习论坛,2020,0(3):36-46.
被引量:5
3
江蓉.
政府公信力:内涵、测度与提升路径[J]
.西部发展研究,2020(2):152-167.
被引量:1
4
王锋.
我国邻避类议题研究综述——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2):125-144.
5
吕承文.
“解放”的政治话语分析——兼评经典电影《康定情歌》[J]
.思想理论战线,2023(1):122-130.
6
黄溶冰.
政府审计公信力研究:基于一般性信任理论的分析[J]
.会计研究,2024(8):152-163.
7
胡建锋.
我国基层治理研究:知识图谱与趋势展望[J]
.中国农村研究,2023(1):47-64.
8
李艳霞.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缘起、方法与理论论争[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2):6-11.
被引量:5
9
薛瑞汉.
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1):9-11.
被引量:2
10
任其军.
浅论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问题——从政府角度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30(5):84-85.
<
1
2
3
4
5
…
25
>
1
聂清.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探析[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10):51-52.
被引量:1
2
张艺华.
网络化时代重塑我国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3):12-16.
被引量:3
3
赵鑫,马尚彪.
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0):19-20.
被引量:1
4
张骏.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考辨[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17-21.
5
卫海宏.
政策效应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J]
.理论探讨,1992(5):47-52.
6
丁扬.
我国政府信用流失的原因分析[J]
.大众商务,2010(10):276-277.
7
郭世建.
保安人员流失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
.中国保安,1998,0(6):8-9.
8
余松林,周小舟,吴颖霞.
论国有资产流失及治理的法律对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8):100-104.
被引量:5
9
卫华.
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国外理论动态,2001(8):27-28.
10
成功建立法治的试金石[J]
.民主与法制,2012(28):24-25.
<
1
2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鄢国森
谢代前
薛英
蔡开聪
郭勇
薛理辉
轩小朋
王利光
曾维扬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中山大学
相关主题
振动光谱
系统玻璃
PO
光谱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