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文化: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的文化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技术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和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要求。生态文化融合了两种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两种文化融合营造了文化背景。
作者
王丛霞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生态文化
分裂
融合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1
C.P.斯诺.陈克艰 秦小虎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世界动态学[M].中国环境管理经济和法学学会编印,1984..
3
乔治·萨顿 陈恒六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8.124-125.
4
彭列汉.
科技人性化的实现途径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2):12-16.
被引量:13
5
龚育之.
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12.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5](英)查·帕·斯诺著,陈恒六,刘兵译.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39
2
江泽民.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江泽民与出席会议的同志座谈并作重要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1—01-10(1).
3
爱因斯坦 许良英(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3,155,155,310,347-348.
4
韩涛.
茯苓伤胎说异议[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2):47-48.
被引量:2
5
陈红兵.
新卢德主义述评[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8(3):46-49.
被引量:10
6
王文科.
科学的“双刃剑”与科学行为的规范[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108-112.
被引量:4
7
李桂花.
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
.哲学研究,2004(1):83-87.
被引量:82
8
史兆光.
“双刃剑”片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1):7-9.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98
1
皮晖.
龚育之科学观对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启迪[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6):124-125.
2
胡小林.
对大学文化中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思考[J]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5-13.
被引量:3
3
左新荣,姚丽琴,袁海强.
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科学活动的人文契合[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4-6.
被引量:1
4
张劼.
萨顿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97-100.
被引量:9
5
张卫国.
主体性教育改革的内在人文导向[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1):100-103.
被引量:1
6
王晓勇.
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9):60-64.
被引量:28
7
陈其荣.
科学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35-39.
被引量:22
8
高策,姚雅欣.
在“科学万能”与“菲薄科学”之间——来自梁启超的科学价值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39-43.
被引量:4
9
李侠.
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辩护——基于知识论视角的考察[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3):218-224.
被引量:4
10
张卫国,苏丽君,秦燕飞.
高校主体性教育改革中的人文导向诠释[J]
.学术论坛,2005,28(3):167-170.
被引量:1
<
1
2
3
4
5
…
10
>
同被引文献
35
1
李学江.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
.理论学刊,2004(10):118-120.
被引量:42
2
柴毅龙.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5(2):1-5.
被引量:42
3
余谋昌.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
.长白学刊,2005(1):99-104.
被引量:38
4
陈寿朋,杨立新.
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J]
.道德与文明,2005(2):76-79.
被引量:53
5
喻见.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生态问题论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5(3):36-38.
被引量:15
6
曾繁仁.
试论人的生态本性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J]
.人文杂志,2005(3):77-83.
被引量:20
7
高建明.
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3):82-85.
被引量:52
8
吕爱清,李慧玲,卞新民.
生态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78-1079.
被引量:11
9
张宇丹,魏国彬.
文化营销传播论[J]
.思想战线,2005,31(5):12-19.
被引量:10
10
郭家骥.
生态文化论[J]
.云南社会科学,2005(6):80-84.
被引量:41
<
1
2
3
4
>
引证文献
3
1
杨怀中,杨倩.
生态文明视域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再认识[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604-607.
被引量:1
2
张福山,徐学荣,林奇英,谢联辉.
培育植保生态文化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64-66.
被引量:5
3
廖国强,关磊.
文化·生态文化·民族生态文化[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4):43-49.
被引量:4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丰明启.
文化自信视域下云南多民族长诗研究[J]
.昭通学院学报,2022,44(3):48-52.
2
林明水,李春莹,王甫园,甘萌雨,伍世代.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生态旅游,2021(1):111-126.
被引量:9
3
张亚光,韩瑞宏,田华.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8):33-36.
4
谭道朝,卢维海,韦军,蒋廷福.
浅谈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植物保护模式发展的推动作用[J]
.广西植保,2010,23(1):33-37.
被引量:3
5
姜爱.
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述评[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9-114.
被引量:5
6
祁雪瑞.
生态文明的哲思与践行[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26(4):20-24.
7
孙杰远,刘远杰.
“天人合一”与“生态文化”的当代契合——兼论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发展的应然之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3):136-144.
被引量:14
8
董飞岳,徐高福.
千岛湖生态文化建设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13(5):51-54.
被引量:4
9
曾宪凤,赵晓雨.
民族地区原生态产品的网络营销探讨[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3(6):123-126.
被引量:2
10
于洪波.
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研究现状述评[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12):29-30.
被引量:2
<
1
2
3
4
5
>
1
陈俊.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然选择[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6):144-148.
被引量:1
2
陈俊.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文化基础——科技史视野下的科技哲学前沿问题探讨[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2):25-30.
3
陈俊.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然选择——基于科技史视阈下的科技哲学前沿问题探讨[J]
.理论研究,2009(4):33-36.
被引量:1
4
文身需谨慎[J]
.当代体育(扣篮),2016,0(22):77-77.
5
张霞.
让你的血液“动”起来[J]
.卓越理财,2009(8):96-97.
6
郑强.
生态文化: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桥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9(3):134-141.
被引量:2
7
王洪胜.
对于危机根源的马克思追问[J]
.全国商情,2009(7):132-133.
8
陈俊.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价值导向[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52-56.
9
尚月.
全球化和大众文化给俄罗斯带来的[J]
.世界知识,2009(8):6-6.
10
王元化.
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其他[J]
.社会学家茶座,2003(4):4-7.
<
1
2
>
长白学刊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钱宏琦
张瑞雪
吴攀
张英梅
周洁
宋绍楼
庞佑霞
李海龙
高静
相关机构
贵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主题
煤矿排水
系统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